第9章 导致唐朝灭亡的皇帝(2/8)
如焚,赶忙派遣大批军队前去平定叛乱。可惜的是,尽管朝廷将士们浴血奋战,但收效甚微,始终难以遏制叛军前进的步伐。
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安史之乱的战火愈燃愈烈,宛如一头凶猛无比的巨兽,张牙舞爪地朝着长安城步步逼近……
光阴荏苒,转眼来到了第二年。安禄山那气势汹汹的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这座繁华之都。唐玄宗眼见形势危急,心急如焚,匆忙下令让威名赫赫的大将哥舒翰率领兵马前去阻击敌军。
哥舒翰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他带领着整整二十万雄师浩荡出发。要知道,这可是唐玄宗最后的家底啊!倘若这一仗再败下阵来,唐玄宗恐怕就真的只有坐以待毙、束手无策了。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大大出乎唐玄宗的意料之外。本以为这二十万精锐之师定能与叛军一决高下,谁知他们竟如此不堪一击,毫无战斗力可言。没过多久,这支大军便如同散沙一般,被叛军轻易地冲得七零八落。
造成这般局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且不说这些军队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单说唐玄宗自身也是难逃其咎。尽管他和自己的小舅子杨国忠一同下达了让哥舒翰出兵作战的命令,但实际上,他们二人对哥舒翰压根儿就缺乏信任。
哥舒翰在前线浴血奋战,拼死坚守阵线,使得叛军始终难以向前推进半步。可唐玄宗却固执己见,认定哥舒翰是畏惧叛军,故意采取避战策略,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说来也怪,虽说哥舒翰乃是杨国忠举荐之人,但杨国忠在此事上丝毫没有偏袒之意。无论唐玄宗如何责骂哥舒翰,杨国忠不仅不帮腔说好话,反而还跟风附和,一起指责谩骂。如此一来,哥舒翰真是有苦难言,处境愈发艰难。
唐玄宗坐在皇宫之中,心中暗自思忖着:“朕那整整二十万的兵马可不能白白地交予他!他既然领受了这份重任,就必定得给朕打出些显着的成效来啊,否则又如何能当得起这将军之职呢?”这般想着,玄宗不禁皱起了眉头,神色愈发凝重起来。
于是乎,唐玄宗接连数次派出自己身旁的心腹宦官,责令他们速速前往前线,督促哥舒翰尽快发兵出战。那些个宦官们自是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