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导致唐朝灭亡的皇帝(6/8)
安。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些负责管理税法的官员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惶恐,纷纷找上了门来。
这些官员们心怀鬼胎,妄图阻止两税法的推行。他们在朝堂之上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哭天抢地地向唐德宗诉苦道:“皇上啊,请您千万不要轻信那所谓的谗言啊!祖宗留下来的税法历经多年考验,岂能说改就改?万万不可随意推翻啊!”
然而,唐德宗并未因重重阻力而轻言放弃。面对那些试图阻挠两税法推行的官员们,他毅然决然地采取强硬手段将其驱逐出朝堂。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果敢无畏的行动力,使得两税法得以顺利施行,并最终为后续的中兴之局筑牢了坚实的经济根基。
在唐德宗统治时期,除了大力推行改革税制之外,他还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他主动与南诏、回纥等周边民族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制定针对长期威胁唐朝边疆安全的吐蕃的制裁策略。通过多方合作与协同作战,成功地给吐蕃以沉重打击,极大改善了大唐的外部环境。此后数十载间,曾经嚣张跋扈的吐蕃再也不敢轻易侵犯大唐边境,大唐子民得以享受相对安宁的生活。
毋庸置疑,唐德宗在位前期确实取得了诸多显着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君主。事实上,如同许多帝王一样,唐德宗在晚年时也曾犯下不少过错。只不过这些错误行径大多集中于其统治生涯的末期阶段罢了。
在那场惊心动魄、令天下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过后,伤痕累累的唐朝总算勉强获得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光。然而,这短暂的宁静犹如暴风雨前的片刻安宁,很快便被打破。
遥想当年安史之乱肆虐之时,无数忠义之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地为大唐江山勤王保驾。待到乱事平息,他们皆因赫赫战功获封藩王。本应是大唐的肱股之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藩王们的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威胁中央政权的心腹大患。
此时在位的唐德宗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削弱藩镇势力,大唐江山恐将危如累卵。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削藩之举鲜有成功者。那些藩王们岂会坐以待毙?一旦察觉到朝廷的意图,他们必然会像以往一样迅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果不其然,当唐德宗着手实施削藩政策时,各地藩王纷纷表示强烈不满,并在各自的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