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张山小店开业日,向阳村希望曙光(2/5)
当柴烧了。这个招牌是从新又制作的,招牌上“向阳幸福杂货店”几个大字,乃是村里那位德高望重、最有学问的老李老师,饱蘸深情与祝福,用毛笔一笔一划亲手书写而成,字体苍劲有力,笔锋间透着古朴的韵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几个大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小店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许与执着追求。
张山手中的锤子,有节奏地敲打着钉子,“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在清冷的冬日空气中悠悠回荡,恰似一曲欢快的开业赞歌,奏响了小店全新的篇章。柱子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扶着招牌,嘴里念叨着:“山子,这招牌可得钉牢咯,往后它就是咱小店的脸面呐,代表着咱小店的精气神儿!”张山坚定地回应:“放心吧,柱子!肯定钉得结结实实的!咱这小店,以后就靠它在村里打响名号,走向好日子啦!”
招牌订好后,张山身着一身洗得微微发白却依旧整洁如新的旧中山装,笔挺地站在店门口。这件中山装还是他结婚时精心添置的,平日里,他总是小心珍藏,不舍得轻易穿上,唯有在这般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才郑重其事地穿上它,仿佛穿上的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对未来生活的庄重承诺。他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自豪,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看到了小店繁荣昌盛、家人幸福美满的美好景象。
他身旁放着一挂长长的鞭炮,这鞭炮可是他好不容易托关系从供销社买来的。在众人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张山怀着激动的心情,点燃了鞭炮。刹那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地响起,鞭炮的碎屑如五彩斑斓的花瓣般四处飞溅,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为这寒冷的八十年代冬日,增添了几分热烈欢快的氛围。那刺鼻却又令人兴奋的火药味,仿佛是新生活开启的独特信号,宣告着小店崭新的开始。
与此同时,张山的父亲也在人群中忙得不亦乐乎,他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正热情地给乡亲们递烟。只见他熟练地从那老式的烟盒包里,掏出自己精心卷好的旱烟。这烟荷包,还是张山母亲年轻时,怀着对家庭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一针一线亲手绣制而成。上面的花鸟图案虽历经岁月的洗礼,颜色稍有褪色,但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绣制时的细腻与用心,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