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蓝玉认错,朱允熥画饼!(3/6)
禄,贪婪之心只会愈发膨胀。
人心之欲,恰如无底之渊,永无餍足之时。
但高薪不能养廉,太低的低薪却一定会是滋生贪腐的温床。
正如生计无着,走投无路的百姓会自寻生路一样。
官员若被逼至囊中羞涩、衣食无着的境地,必然也会寻找以权谋私的路。
允许勋贵功臣组建私人雇佣军团出海,是赋予他们追逐财富的权利,也是意在培植一批新兴的利益阶层。
只有当这群人因海外征战而获利丰厚,大明的出海大计方能如车行坦途,持续推进下去。
至于蓝玉所忧虑的,有人或借大明海军在海外建立军事要塞、征讨异邦之机,暗中为自家军团谋利等行为,本来就是朱允熥默许的策略。
他反而希望这些勋贵能够巧妙地“搭乘便车”,借助朝廷的军事力量为自家铺路。
若他们完全置身事外,不沾半点军方之力,那么,当其他势力对朝廷大海出征反对之时,这些人或许会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更有甚者,他们自己都会暗中反对朝廷的海外征战。
这对大明称雄全球的宏图伟业,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按朱允熥的设想,海外的财富,就是由这些勋贵与军团去瓜分。
而那些追随军团出海的底层兵卒,那些出身贫寒、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在冒着生命危险加入成为兵卒之后,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朝廷自也从中抽取应得之利。
各方皆有所获,彼此相辅相成,这才是他所追求的局面。
至于是否有人借朝廷之力、倚仗海军之威为自己谋利,朱允熥并不在意。
若严令禁止一切“便车”之举,断绝所有倚仗官方力量的途径,大明的出海国策必将举步维艰,难以推行。
相反,宽容以待,方能激励众人齐心协力。
况且,真正的财富源泉,在于依托海外丰饶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为大明的工业化进程铺就坦途。
届时,大明的经济必将如鹰击长空,扶摇直上,那才是真正的“大利”。
与之相比,眼前这些勋贵们所追逐的些许金银,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