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交公粮(3/4)
中午的时候村里安排人给大家送酸菜包子。
江艳秋他们是出发最晚的一批,到了粮站已经下午四点过了。
平时总是板着脸的大队长和李会计,这会儿也站在他们旁边给一脸谄媚献殷勤,一会儿发烟,一会儿递汽水的。
两人能不高兴吗,今年小麦提前收了一个星期,光泽度都没往年好,他们还能评二等粮,先进大队稳了。
主要是昨天没交完那个大队,评的是三等粮。
公社一共有十二个生产大队,他们村离得远也是最后才交公粮的。
粮食全部堆在这里院子里,二等粮一边三等粮一边。
小麦一般都评二等粮,但今年三等粮明显多于二等粮。
每个验质员手里有个空心的铁钎和一把铝制的细孔小圆筛子,大家都叫它们“扎心钎”“阎王筛”,质检员的牙齿叫“老虎牙”。
每袋粮食都要用铁钎扎穿袋子,让粮食顺着铁钎流进小圆筛子里;用筛子筛粮食,来确定杂质的比例;验质员还会用牙齿嚼一嚼粮食,来判断水分的大小。
他们村里早就安排好了壮劳力在那等着,他们一检查合格,马上就有壮劳动力过磅入库。
入库也不轻松,粮食堆得越来越高,背着一麻袋粮食有时候还要上几级跳板。
空手在跳板上走都晃晃悠悠的,更别说两个人还要抬着一麻袋小麦上去。
交完公粮江晚上还想去供销社看看。
江艳秋早就想去公社看看,不过每次赵兰兰都说等赶集再去。
江艳秋一个人没伴,也没有急需要买东西。
村里也不像书里那样时不时的有牛车去公社。
你要是没有遇到牛车,来回走四个小时真的没有必要,只能等赶集,
公社的集市不是经常开的,一年就四次,秋收前一次,秋收后一次,春节前一次,春耕前一次。
具体时间由公社定,地点就在公社平时批斗人广场上。
大家可以拿自己的手工艺品来换东西,多余的粮食也拿来换东西,厂里、供销社也会拿出来换东西。
总的来说是以物易物,就是方便农村没票的换些要票的东西。
临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