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对于他们而言,褚中轩这计策简直绝妙(2/3)
傍晚时分,村民们回来了,看着不成样子的房屋农田,泪如雨下,哭声震天。
先生们说过,哭得越惨,给得越多。
大家也是真伤心,好好的家,一夜间没了,该死的狗皇帝!
亏得王爷、王妃宅心仁厚,提前示警,还乐善好施,开仓赈灾,否则他们就成了流民。
南岸的名士大儒们目瞪口呆。
因昨日奔走相告,今日来的人更多了,看到这一幕的也就更多。
南岸地势高,北岸地势低,故而南岸受灾不严重,洪水只冲上约莫一丈,未到村落,人畜无恙,农田、房屋也未损毁。
昨晚,离得近的名士大儒们也听到了洪水声,还以为是上游落雨,导致河水大涨,没往心里去。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奇特的地势,褚中轩才觉得这是冥冥中的天意,镇北军理当葬身于此。
今早用完饭,大家悠哉悠哉的过来,就见北岸一片狼藉,镇北军四散开来,在岸边忙碌。
都有些好奇,弄清事情来龙去脉之后,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有人忍不住骂道,“他这是疯了不成?!”
身旁的同伴喃喃自语,“子民于他如虫蚁,如刍狗,说杀就杀,说淹就淹!”
他的朋友捶胸顿足,“蠢啊,蠢啊,蠢不可及!”
新帝这一招,毁的是农田房屋么?不,不是,是大昭江山社稷。
没救了,这昏君没救了!
还有名士狂呼,“天弃之,天弃之!”
人心从来都有所偏向,一边是昏君褚中轩不顾百姓死活,一边是镇北王邵沉锋命大军匆忙救灾,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也有人感到奇怪,为何这么大的洪水,无人受伤,无人死亡?北岸各村落的村民们哭归哭,却无一家挂起白幡。
镇北军中也没听说有伤亡。
难道,他们早知昏君要水淹下游?!
很有可能幸好疏散得快,免了一场人间灾劫。
虽还有些细节说不通,但那不要紧。
事实是昏君真的筑了堤坝,真的决堤放水,镇北军也真的奔波于岸边救灾救难。
在这些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谁还关注细枝末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