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罗刹规划方略(4/4)
贸易,同时带去航海技术与造船经验。
挑选5万名山区农民,他们在山地开垦和梯田种植方面经验丰富,可对新领地的山区进行开发利用。
具体迁徙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即:前期准备、分批迁徙、安置与巩固。
第一,前期准备(第一年)——在明朝本土各迁徙源地设立招募与登记处。
由地方官员与军队协同负责,宣传迁徙政策与新领地的发展机遇。
派遣专业勘察队前往罗刹地区,与当地驻军配合,确定各移民安置点的具体位置。
规划农田、城镇与基础设施布局。
并组织工匠在安置点预先建造简易住房、仓库、工坊等基础建筑。
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农具、种子等物资。
第二,分批迁徙(第2-6年)——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迁徙。
春季主要迁徙农民,以便赶上耕种时节。
秋季迁徙工匠与手工艺人,利用冬季在新领地筹备来年生产。
每批迁徙人员组成规模为10-15万人多的队伍。
由军队护送,配备足够的马车、船只等交通工具,沿规划好的路线前往新领地。
沿途设立补给站,为迁徙队伍提供食物、水源、医疗救助等保障,确保人员安全抵达。
第三,安置与巩固(第7-10年)——移民抵达安置点后,按照家庭与技能特长分配土地、住房与工作岗位。
由专门的移民管理官员负责协调与管理。
开展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培训课程,由经验丰富的人员传授当地适用的生产技术与经验。
帮助移民尽快适应新环境并投入生产。
建立学堂、医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传播明朝文化与先进知识。
保障移民的教育与医疗需求,促进移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