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2/3)
一个优秀的团队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团队的核心。有了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吴韧认为没有什么比制度更客观公正的,而虹桥总支管理制度最大的亮色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即末位淘汰制,以此作为年终干部优化组合的唯一凭据,一改过去凭领导印象打分、暗箱操作的方法,这在全镇尚属首例。公道“杀人”,死而无怨。吴韧在会上安排副主任凌子刚去打印二十份,总支干部人手一份,报党政办和目标办各一份。
制度一出,谁与争锋?却有两件事让吴韧颇为意外:第一个意外是凌子刚在他安排后的第二天上午就捧来了校对清楚、翰墨飘香的《虹桥总支xxxx年干部管理考核制度》,要知道那个时候打印那样精致的东西得去县城,往返二十多公里路,看来凌子刚在执行领导的决定从不过夜,质量也不折不扣,是个挺会办事的属下,这让吴韧很满意;第二个意外是想不到主任邓健新制度执行的第一天竟然迟到了。早上8:30吴韧瞅着写得满满的签到册唯独空出邓健那一格,心中犹如吞了一只绿头苍蝇一样实在不是滋味。9:30邓健才来上班,大大咧咧地在本子上签上:邓健8:30。吴韧瞟了他一眼,那小子竟然还在冲他点头,脸上一点出不害臊,吴韧如骨梗在喉,话到了嘴边还是硬咽了回去。人贵自重,第一次就当他无心之失,姑且“放”过他,就当自己没看见,吴韧希望邓健能明白他的好心。
虹桥总支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好评并被作为样本发放到各总支,要求其它总支向其看齐。毁誉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得到镇党委的肯定时,吴韧也听到了个别的声音,说什么好大喜功,爱出风头,不顾“弟兄们”死活云云。对于这些吴韧只是淡然一笑了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但所有的这些都没能“影响”邓健迟到的陋习,他竟然变本加厉巧辞推托不参加总支每周星期一晚上的集中学习和工作安排。俗话说:事不过三,而邓健却一而三,三而再地“冒犯”制度,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就是冒犯吴韧、冒犯书记的权威,事情就不再是单纯的无心之失而是上升到了“对抗”的高度,是可忍孰不可忍。很显然邓健是要给吴韧“下马威”,故意刁难他。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吴韧将何以面对治下的其它弟兄,又将何以立信于民,树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