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5/10)
还是排在第三名,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这样的干部,我们怎么可以放到正科级后备干部人选当中去呢!胡书记,你说是不是?”
胡小英看到周其同将皮球往自己这里踢,不接招不是,接招也不是。她不能这么早就表达意见,因为她想要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达到,自己过早的接周其同的招,如果接下去还有人跳出来,她很可能陷入彻底的被动,梁健进入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之事,就会彻底黄掉!
本来,是不是进入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问题倒不是特别大。毕竟后备人选,只是“后备”之用,并不是真正的实质领导干部。今后要提拔领导干部,也不能省略考察、票决程序。因此这原本也只是可争、可不争的事情。
但,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却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如果这次胡小英不争取,就会至少造成两个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方面梁健今后的提拔任用可能会就此成为难题,虽然后备干部人选不一定要提拔,但提拔的人选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要从后备干部中产生,假如这次梁健进入不了后备库,以后万一想要重用他,周其同、朱庸良等人,肯定就会提出,梁健都不是后备干部人选,怎么能提拔?后备人选中还有不少人没提拔呢,为什么不用他们?这话很难反驳。另一方面,常委会的风向可能就会偏转,经过上次胡小英在常委会上的据理力争,目前常委们也已经看到了胡小英的强硬一面,对她的印象正在好转,这次后备干部推荐本身就是胡小英提出的事情,如果最终的人选却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大家就会感觉她在人事问题上失控了,并不能说了算,最终导致大家又会向掌握主动权的周其同他们靠拢。基于这两点,胡小英在这场pk中真的可以说输不起!
现在的问题是,胡小英该怎么说,才能将不利于她的风向拨回来。胡小英看到正在一边无所事事地把水笔放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尖转动的朱庸良,心中一动,刚才,朱庸良虽然补充了情况,但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胡小英就说:“朱部长,你刚才补充了几点说明,但这并不是你的个人意见,你作为区委组织部部长,对干部情况最熟悉,还是说说你的意见吧!”
胡小英之所以问朱庸良,倒并不是对朱庸良抱有什么期待。她知道,直到目前为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