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未来规划(4/8)
们原本想着,能挣个百八十万就是天大的富贵了,可苏阳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盯上的,是几年后的垄断。
那“钱途”将是无比的光明。
她们会算账,可此刻脑子却像卡了壳的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愣是算不出这背后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这得多少钱啊?”林晓倩喃喃道。
不得不佩服苏阳的长远眼光了,竟然能走一步看百步,他们从没见过这种魄力的人。
哈孜克晃悠着进来,手里的玻璃瓶汽水还冒着泡。这憨小子自己先灌了半瓶,被苏阳踹了一脚才想起来给姑娘们开瓶。
几个人一直聊到了半夜,在她们心里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商业轮廓图,至于后面的添砖加瓦就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等苏阳走后。
两个女同志睁着眼想了一晚上,毫无困意。
“晓倩,你说咱们真能干的起来吗?”
“能吧,反正我一想到这些数字,心里就突突直跳,咱们今年先把这五千多亩棉花收完,可能就有底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苏阳心里却十分平静。
他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建立棉花站点做中转,加上这两年提前攒下的客户,就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到时候就能绕过国营棉麻公司,把南疆的棉花成批成批地往内地送。
因为1996年的棉花流通还受国家管控,棉花的贸易都要由国营棉麻公司进行中转。
计划内的部分,由供销社系统的棉麻公司统一收购,按国家定价调往内地纺织厂。
而计划外的部分,允许少量的市场交易,但私营棉商需要取得“棉花经营资格证”才能参与。
和田地区每个产棉的乡镇都会设有收购站,配有专业的“棉花检验员”,像苏阳这样的早期私营棉商,现在只能通过挂靠经营的方式发往内地,就是借用棉麻公司的资质,每吨需要支付50到100元管理费。
因为此时和田地区刚刚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所以棉麻公司的存在感比较低,挂靠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到了明年“44号文件“出台后,全国就打破了棉麻公司独家代理的权限,彻底放开了棉花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