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灭蕃之战(2/3)
政事堂的宰相们还是不免有些担心,安王可是拄国之臣,万万不容有失!
众人中,或许只有李适对王臣有绝对的信心。
“诸公大可不必为安王担心,安王生平从来就不打没把握的仗,他既然敢率大勃律军团偷渡羌塘道,就必定有十足信心。”李适摆了摆手,又转头对卢杞说,“你继续。”
卢杞叉手应了声喏,又说道:“此外河西军及朔方军各三个军团,七万余众,将会从星宿川往北翻过闷摩黎山,经野马驿(唐古拉山口),从正北直取逻些。”
“陇右军八个军团,共十万人,将从九曲之地往南翻过闷摩黎山,经由难磨(玉树)从正东直插则拉岗(林芝),截断吐蕃赞普南逃之路。”
“至于山南军的四个军团五万人,只负责牵制。”
山南军自从在大小金川受挫之后,大唐君臣就直接对他失去信心。
所以这次五路合攻,大唐君臣也不再对崔宁抱有期待,重在参与。
……
但是山南节度使崔宁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可不想混个重在参与。
崔宁原名崔旰,出身博陵崔氏的卫州房,可以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但如果你以为他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那可就错了。
崔宁能得到严武赏识,就足以证明他也是有点东西的。
总之,崔宁出身高贵,能力不俗,而且还在西川当了几十年的兵,光是担任西川节度使就已经将近有十年,说他是西川军中钉子户也是毫不为过。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崔宁是唯一还没有削除的割据藩镇。
河朔三镇、淮西镇和淄青镇都已经平定,只有西川镇还没有解决。
李适和王臣君臣当初之所以没有动崔宁,甚至反而把八大节度使之一的山南节度使给了崔宁,主要是因为西川地理位置独特,一旦逼迫太急的话,崔宁搞不好直接带着西川军投了吐蕃,这样的话整个西川直接就没了,这后果可太严重了。
不过,李适和王臣暂时没动崔宁,并不意味着崔宁就没有危机感。
随着大唐国势逐渐恢复昔日气象,崔宁越来越意识到,继续走藩镇割据老路已经是死路一条,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当一个忠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