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梁太祖朱温(三十五)(1/3)
公元907年的四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岁月更迭之中,历史的巨轮正悄然转动。唐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四季的更替,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于是,他颁布了一道御札,命令宰相张文蔚等人准备法驾,恭迎梁朝的到来。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一个新的王朝即将诞生。
此时,宋州刺史王皋进献了一对赤乌,声称这是祥瑞之兆。赤乌展翅,羽毛鲜艳如火,它们在宫殿上空盘旋,似乎在预示着新的王朝将如这赤乌一般,展翅高飞,翱翔于九天之上。群臣见状,纷纷跪拜,山呼万岁,整个宫殿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宰相张文蔚亲自押送着传国宝、玉册、金宝以及文武百官、诸司的仪仗法物和金吾左右二军,从郑州出发,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丙辰日,他们抵达了上源驿。当天,天空出现了庆云,云朵斑斓,如梦如幻,仿佛是天神也在为这新的王朝的到来而欢庆。
于是,他下令说:“王者创业兴邦,建立名声传世,必须明示训诫,让人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困难的以便规避,哪些事情是容易的以便遵从。我考察了古代的历史,发现周王昌、发的称号,汉帝询、衍的文辞,或者采用一个德行作为美誉,或者使用两个名字并更易之。先王的典章,都记载在书籍之上。我的本名,兼有两个字,这与帝王的称号有所不同,而且更改起来也有困难。郡守和县官的名称,也需要大量更改。更何况,宗庙是不迁之业,是百世之规,事情符合典仪,怎能害怕改革呢?我现在改名为晃,这是因为天意与明德相符,日光与瑞文相契合,我要昭告万邦,治理天下的道理就在于此。希望这能顺应上天的意愿,永远达到安康济世的目标。现在命令有关部门分别告知天地宗庙,我的旧名,在国内外的章疏中不得再有回避。”
这道命令,无疑是在向天下宣告,唐帝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王朝的准备,他愿意改名换姓,以顺应天命,昭示万邦。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天下展示他的决心和勇气,也是在向新的王朝表达他的敬意和祝福。
己未日,唐帝赐予文武百官一百六十人每人一副本色衣。这本色衣,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是唐帝对百官们的一份厚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