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7章(2/3)
郑教授这边出产的榆黄蘑菌棒基本在半个月左右成熟,技术不熟练的,可能会导致时间延长一周到十天。
现在基本上都控制在二十天内。
而且郑教授的菌棒给他们的价格都是内部价三块不到,能出三斤左右的榆黄蘑,而且一开始大家若是资金不够还能先登记领取,等卖出钱之后再补回来。
这一点,是白叶偷偷的在垫资。
毕竟也不能让人家郑教授给他们村兜底。
所以白叶跟自己爹妈商量了一下,自己垫了五十万在郑教授这边,等于村里大部分的养殖户就算都先行赊款,郑教授也是扛得住的。
新鲜的榆黄蘑价格很不错,尤其是过了十月之后,他们村的榆黄蘑迎来了销售高峰。
之前愿意多拿一些,但手头不宽裕的居民们很快就等到了资金回笼。
钱拿到手,立马就要做的就是再进一批菌棒,然后将前面的欠款都补上,顺便再购进一些。
村里人做的大棚,到底还是心里含糊,毕竟白家做的时候,那是李教授给他们农场和白叶的优惠。
村民们优惠就没有这么大了,但整个村子都做还是有优惠的。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做一两亩顶多三四亩的大棚。
而一亩一般能种植五千到一万菌棒,但密集度越高,需要的经验和耗费的心力也是成倍的。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是几千几千种的。
多的千,少的一两千。
大棚的钱,菌棒的钱,还有大棚后续里面温控等耗费的水电也都是钱。
大家也只有真正的见到了回头钱的时候,才敢大面积的种植。
榆黄蘑应季的时候还能便宜点,十月之后就少了,反而价格能上到五六块。
要是能运到别的城市,那价格就更高了,北上广这些地方卖到二三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目前来说,运出去比较难,但是借助白叶这边卖到省城去还是没问题的。
村民们赚了钱去还钱,结果还意外从郑教授口中知道了白家为他们所有村民背书,提前垫资了五十万的事情。
大家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都说人家老白家赚钱,赚大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