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陈雪茹和闺蜜(3/10)
卸甲归田总要生活的,没有土地,怎么生活?还有牺牲的烈士,他们家里没有了劳动力,怎么生活?卖土地是唯一的选择,那我们建立的新国家是不是又会变成旧社会那样?事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到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土地国有,大家一起种地,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似乎很美好,没有劳力的家庭也能生活,没有土地的老兵也能种地,也能吃上饭,对吧?”
陈雪茹点点头,“这样子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可是有勤快的,就会有懒惰的,你多做些,我就少做些,甚至我不做也有饭吃,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人性如此,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当勤劳的人总是吃亏的时候,有的人就会想,凭什么我努力了也和不努力的人一样吃不饱呢?那么发展下去的要么是一起变懒变穷,要么是改造懒惰的人,让他变得和自己一样勤快,但是懒惰是无处不在的,最好的办法不是同工同酬,而是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李旭东给陈雪茹慢慢的讲解着,“国家要发展,需要什么?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是工业,我们的工业太少啊,要发展工业,就需要机器设备。”
“推翻了三座大山,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娄半城那样的资本家也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因为他们的存在与我们的制度不符合。”李旭东喝着水,有些事情还是得举例子,
“我们说说供销社和私人的公司,我在你这里拿货拿了几十年了,你作为供货商是不是会给我优先选择的权力?剩下的残次品再卖给供销社,在同等的价格下,供货商都只会选择老客户,这是中国式的人情社会。供销社收购的次品怎么办?卖不上价钱,供销社是国家的,那是不是国家总是要吃亏呢?这个时候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对策,统一收购,统一卖出,这就是统购统销,那些商人怎么办?国家收购你的部分股份,你负责拿国家补贴给你的利息,国家逐年继续收购你手中的股份,公司取消私有制,一切由国家说了算,这叫公私合营,逐步减少你的股份,最后全变成国家的,完成对私有制的改造。”
“我们的技术落后啊,怎么办?要想办法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吧?这时候就需要世界上的朋友了,国家和国家之间做交易,但是我们只有老大哥这一个朋友,那就只能和他做交换,我们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