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是大家的!(1/4)
个人的意志不能代表群体的思想,文明的最后发展方向会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绝不是人多就可以解决一切矛盾的。
带她们参观农场只是告诉她们科技才是真正需要发展的核心力量。
“老李,那你认为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小唐若有所悟的问道。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了面包,就想要个伴侣,有了房子,就想要家具电器,有了大家都拥有的东西,就想要别人也没有的东西。欲望是无止境的,正是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和贪婪,引发了社会的进步,我懒,不想走路,于是就有了车子,我挑不动这副担子,于是就有了机械手臂,自己既能轻松,又能完成更多的工作。未来是个矛盾体,这个农场只需要五十名工人,却可以养活五百个人,科技越发达,需要的人就越少,这就形成了一个危机。不断有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就得不到报酬,物资供应越来越足,但没什么人买得起,多余的牛奶一旦免费供应,市场上的牛奶就一文不值,商店里的牛奶就将无人问津。人民没有购买力,商品又不能打折销售,那就只好让工人下岗,让更多的人失业。你们说这叫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你们都知道,但是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地球这么大,谁来统一管理?你赞同的我反对,我赞同的你反对,因为涉及到了利益交换。五美分一天的活没人干,五十美元一天呢?五百美元一天呢?你不干别人还巴不得你腾出位置呢。而我们内地,争的就不是票子和房子,而是权利和待遇。人人都说当官好,为什么好?一个排长能拿五十二元,一个四级工和他拿的钱差不多,人不分贵贱,但工作是有贵贱的,我这里的五十名员工,谁愿意拿着同样的钱去当掏粪工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办公,和顶着烈日在野外劳作谁更辛苦?站着说话不腰疼!科技在发展,地球在逐渐变小,今天我们在老美,明天我们就到了亚洲,我们在家睡一觉,后天到非洲,甚至我们在一天时间内就能做到环游地球。如果把整个世界当成一个大循环,我们的产品买到全世界,然后在全世界购买我们想要的商品,这种经济循环模式我把它叫做经济大循环。而我们内地物资循环的过程我叫它经济内循环。在大循环里我们的产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