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田丰降了,审配拒绝(1/3)
“正是,元皓想隐居以平心境,到书院任教正合适,当了讲席,只需授课之时,给学子传授知识,专研学术,什么天下大势,诸如各种俗事,亦无须去理会,这心境自然就平了。”
“这……和为将军效力有何区别?”
“你在书院任教,教授学子,只为传播知识,广施教化,有益于天下,并非为我。且青州书院已发展到了极致,今我据冀州,有意效仿青州书院,在冀州再建一书院,以兴教化。若元皓愿意,可为书院祭酒,则此事已是成了一半。”
“哪日,元皓心境平复了,可以出仕,为我效力,若不愿意,我亦不会强求,就算一辈子留在书院,教书育人,为我培养人才,亦无不可。”
田皓一听,果然心动了。对于青州书院,他早就有所耳闻,他甚至还曾建议袁绍,效仿陈炎,在邺城也建一个书院。只是袁绍忙于战事,又对效仿陈炎这种说法感到鄙夷,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就拒绝了。
想不到,陈炎竟主动邀请他,让他主持冀州书院一事。
“只是,我曾听闻将军建书院,所培育之才,必须为将军效力,否则不能离开青州,此乃……”田丰不愿意当面指责陈炎,故有所犹豫。
陈炎自然明白其意,就解释了一番:“哈哈哈哈,元皓听谁说的?此乃谬传。入书院读书的学子,需交纳一笔学费,这学费不为我所得,而是用于书院建设及发放讲席俸禄等。只是,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可能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学费。这些学子就可以借钱来读书,得以进入书院,待其结业之后,就该偿还借款。”
“这……向谁借钱?”
“我呀!我与学子签订契约,将钱借于学子,用于支付学费,只收取微薄的利息,待其结业后,若还了所借之钱,则来去自由,若不能偿还借款,就需在我治下出仕为吏为官,用俸禄来支付所借的钱,直到还完后,方可来去自如。”
“原来如此。”
田丰恍然大悟,他倒没有对学费提出异议,反而认为收学费是正常的。当年他向袁绍提议建书院,为袁绍所拒绝。其原因之一就是,袁绍认为建书院后,收钱才能进去读书,有谋利之嫌,有损其名声,可是要是不收钱,所有的费用都由袁绍来承担,袁绍又不干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