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让传统住进生活里的人(3/4)
的夜晚,唱一首无声却深情的告别曲。
六一趴在程瑾瑜的肩头,困意阵阵袭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可她小小的手中,依旧紧紧攥着个还没送出去的空瓶子,那是她善良与坚持的见证。
温婉轻轻替她摘下发间的银冠,动作温柔而小心,就在这时,她忽然发现冠角内侧刻着一行小字——是“承”字。
那刀工带着孩子般的稚嫩与笨拙,却每一笔都力透银背,不难猜出,这是今晚吴师傅教她刻下的,承载着他对传承的殷切期望。
“阿婉,你说传承像什么?”程瑾瑜抱着已经睡着的女儿,思绪飘回晚会上,女儿系马面裙时说的那句“系住星星”,心里颇有感慨,忍不住问道。
温婉轻轻摸着六一手心里的糖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缓缓说道:“像捡瓶子吧。每个善意都是一颗星星,捡的人多了,就能照亮整条路。”
这句话,简单却又深刻,道出了传承的真谛,每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汇聚在一起,便能成为照亮世界的光芒,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熠熠生辉。
灯光中,身着汉服的家长们陆陆续续带着孩子离开了。
他们有的顺手带走地上残留的垃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与爱护环境;有的把没喝完的矿泉水递给同伴,传递着节约与分享的美德。
何嘉裕蹲在地上系鞋带,不经意间发现鞋边躺着一枚掉落的节气印章,红泥还鲜艳欲滴,显然是刚掉落不久——是哪个孩子掉的“惊蛰”呢?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来,轻轻放进校服裤袋里,钥匙上的金属扣与印章碰撞,发出清脆清越的声响。
三天后,洛市晚报登出一则新闻,标题为《幼儿园毕业晚会后现暖心一幕 萌娃捡瓶传递文明星火》。
在新闻的配图里,六一踮脚给老人盖节气印章的瞬间被永远定格,那画面美得让人窒息。
银冠流苏轻轻摇曳,与红泥印章在镜头里相互辉映,宛如传统与现代最深情、最动人的拥抱,象征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
文末引用了谢晓珍的话:“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把孩子打扮成‘小古人’那般流于表面,而是让他们在看见拾荒者时,能从内心深处懂得弯腰帮助;在接过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