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打火人(3/4)
始就定下的规矩,木楞一直记得当年李牢心的话,和捕鱼人一样,对于打火人来说,他们的能耐是救命的稻草,是无情火海当中唯一的护身符。
如今,打火队辉煌不在了,当年队里的豪杰也不在了。当年声名,一时半会也打造不出来了。
这是木楞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愿望,他一直希望能够让打火队重现往日辉煌。
木楞坚信,唯一的办法,就是训练,踏踏实实训练。
让每个队员都能练好各自的护身符。
五更天,打火队的院子里就开始响起操练的声音。
起来先是早课,此外,一天还要再训练四个时辰,晌午前后,分别两个时辰。
每天清晨的早课是闭气,热身操练之后,院子里的两排大水缸里,队员们开始轮流钻进去闭气。
这里闭气时间最长的记录是半炷香,是木头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在着火时,遇到烟气浓重的地方,闭气时间很多程度上左右着打火人的小命。在火场当中,最多的人不是死于火烧,而是被浓烟夺去了性命。
木头平时不负责跟进训练,由张小凤负责监督训练,张小凤是这里除了木头之外资历最老的打火人,平日里大家都尊称他为大师兄。
不过张小凤为人向来冷冰冰,凡事一副不可商量的样子。
他的身材倒是高大匀称,按说要是从武,应该是禁军的好苗子。
据说,他之前曾经果真是做过禁军,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不得而知了。
开始训练的时候,极其难熬。
首先是闭气,这一点李真金倒是不在话下,他唯一的特点就是水性好,从小在汴河里游大的。
可是环饼可就难了,他虽然力气大,但是气力不行,从小更是不通水性。
两个人一个重在爆发力,一个重在耐力。
环饼耐力不足,一场早课下来,能喝进去一肚子水,接下来的常规训练主要有三项,掷水袋,喷唧筒,扛沙包。
训练时用的水袋是沙包,模拟水袋的重量,这个训练的目的在于提升投掷的距离和精确度。
唧筒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把水精准地喷在火源上,同时也要练习投掷的距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