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太后(2/3)
陆锦陌轻轻抚摸着账册,突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陌儿,我已去了雁门关,勿念。沈砚之的伤,记得用雪参膏。”
她猛地抬头,看向沈砚之,却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眼中带着一丝了然。
原来,莞妃姐姐真的还活着,而且已经安全离开了京城。
陆锦陌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担忧,不知道姐姐这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
“陛下,如今真相大白,”沈砚之沉声道,“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安抚民心。至于莞妃娘娘……”
“朕会派人暗中寻找。”皇帝叹了口气,“这些年,朕错怪了太多人。贤妃,谢谢你一直隐忍不发,为朕查明真相。”
陆锦陌跪地叩首:“臣妾只望陛下能查明真相,还莞妃娘娘和陆家一个清白。”
皇帝伸手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腕间的玉镯上:“这玉镯,以后就别摘了。
它不仅是莞妃的遗物,更是你们陆家忠君爱国的见证。”
“谢陛下。”陆锦陌抬头,目光坚定,“臣妾相信,总有一天,莞妃姐姐会回来,亲自向陛下诉说当年的一切。”
走出密道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陆锦陌指尖摩挲着袖中褶皱的信纸,远处宫墙在晨雾中泛着青灰色。
信末那句“深宫中的每一块砖石都浸着前朝旧事”突然在耳畔清晰起来。
她望着墙角丛生的苔痕,恍惚看见多年前莞妃姐姐被抬入永和宫时,轿帘掀起的一角里,那双含着露水般清透的眼睛。
密道出口的蛛网还沾着夜露,她转身时,腰间玉佩与石壁相撞,发出细碎的声响。
这声音惊起了檐下白鸽,扑棱棱掠过宫墙,惊破了紫禁城黎明前最后的寂静。
陆锦陌低头看着玉佩上“长毋相忘”的刻字,忽然想起姐姐被罚跪碎玉轩那日,也是这样的天光,碎玉片割破她掌心,血珠滴在这枚玉佩上,洇开的痕迹竟像极了宫中终年不化的残雪。
晨风中传来更夫收梆子的声响,她将信纸折好藏入衣襟,手指触到夹层里半片干枯的海棠花瓣
——那是去年上元节,她给莞妃姐姐准备的,告诉莞妃姐姐是御花园西墙角的老梅树下,竟开了株敢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