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新城设想(2/3)
点头,“给你们一个题目,《工业园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布局浅论》,要求以永安县经开区的商业街为案例进行剖析,字数三千左右。”
这个字数是报纸能发的最大版面了———一整版能塞得下七八千字,但绝不可能都给同一篇文章。
曹海洋在心中过了一遍题目,觉得大致有了一些把握。“我和章兰回去研究研究,周末前把初稿交给您。”
“你最近倒是狂得很。”
王藏锋靠在椅背上,神情有些慵懒地对陈东莱说道:“一言不合就把人发配到画廊乡?未免有些做过头了吧?”
他知道青年人一朝得势,极有可能心生自满,藐视天下豪杰,因此不吝于把事情点出来,敲打一下这位下属。
“王县,这都是为了落实您的政策和方针,是不得已的一时之举。”
陈东莱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谨慎地组织语言:“徐溟长期受邵震的腐败思想影响,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拖延怠慢,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王藏锋摆了摆手,示意陈东莱不用接着往下说了。“讲正事。”
陈东莱轻咳了一声,从包里翻出一叠文件。“峡山镇计划与经开区联动,把县医院和永安中学、永安一中等文教卫机构等比例引入新设置的园区内。这是我们的规划草案。”
王藏锋随即翻了翻陈东莱递给他的文件,越是看到后面,眉头越是皱起。
“把县二医院和县中学分校放在商业街的延伸区?这样一来,和设置一个新城没什么差别了。”
他停顿了片刻,缓缓摇了摇头。“我说实话,搞新城的基建投入太大,不是永安县所能承受的。”
他此前去镇南的特区参观走访过,知道把一个小镇建设成新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国家花了十年时间,总投资数百亿元,才堪堪建成了这一个特区。
就算永安新城的规模会比特区小得多,估计至少也要砸进去数千万元,才能有个回声。
“如果能够成功吸引到人流的话,说是新城也无妨。”陈东莱回答道,随即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册子。
“王县,这是当时赴吴淞招商的时候,经过你审定校阅的宣传册;您在第三章《永安县地理空间中长期规划》中已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