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变天(2/3)
了糗,那可就麻烦了。只听岳望北继续用有些沙哑的嗓音读着稿子:
“其二,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中,由1990年的第87位跃升到1992年的第61位;1991年度全年生产总值增速达到34,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得到了省委和地委的高度认同。”
“其三,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收获成效……”
“根据选举办法,经全体与会党员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
会场内,正在与全体代表一道起身鼓掌的陈东莱,看着主席台上的十三位新当选的县委常委,心生感慨道:“世事无常,地委的人事安排还真就没按照常理出牌。”
从刚才宣读的名单来看,他已经能大致推测出当选县委常委各自的分工了。
书记和副书记是当场选举产生的。排第一的是县委书记王藏锋。第二则是县委副书记、县长郑安民。
第三则是党群副书记薛楼。虽说他也找遍了关系,多方运作,希望能一步到位继任永安县长;但不论是政治地位、还是背景能量,他都不如郑安民,自然是甘拜下风,只能屈居副书记的位置。
排在第四的、负责经济工作的副书记,大大出乎了陈东莱的预料;竟然是原县委办主任彭北海。
陈东莱原先以为他会跟着岳望北一起到政法委,最终在某个公检法部门解决正处级待遇。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第五位是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熊朝晖今年五十三岁,年龄没到,说不定还能撑到届中调整的时候再卸任。作为本土势力的残党,能有这番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再往下的人物,就不再挂县委副书记的头衔了;陈东莱也只能凭借他们的排位猜一猜担任的实际职务。
常务副县长应该是冯朝阳。这位毕竟当过王藏锋的府办主任、也干过一段时间的副县长,对政府部门的经济工作有着丰富经验。让他管着县政府的钱袋子,多少也有王藏锋的意思在里面。
这对陈东莱而言,还不算重点——重点是常务副县长一般会兼任经开区的党工委书记。在沈荣文步步紧逼的当下,如果头上有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制衡他的话,这对陈东莱而言无疑是好消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