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收复云南之战(三)(1/3)
明军的下一步目标已经明确,那就是进攻大理。
北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失去昆明城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往大理。
他之所以如此果断,是因为他深知大理段氏在当地的深厚根基和巨大权势。
大理段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当时他们脱离中原王朝,建立了大理国,并一直统治着这片土地。
然而,随着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的到来,大理国最终被灭掉。
如今,元廷已被张无忌赶出中原,大明王朝取而代之。
这个新的局势下,大理段氏又重新燃起了复国的念头。
毕竟,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去卑躬屈膝地依附于大明。
于是,把匝剌瓦尔密与大理段氏一拍即合,开始密谋如何反击明军。
他们都明白,要想成功复国,就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强大的明军。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一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
这一个月里,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蓝玉这五位英勇无畏的将领,率领着三十万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明军,一路风驰电掣,马不停蹄地向着大理的龙尾关疾驰而来。
龙尾关,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关隘,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理的南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南诏和大理的重要关隘和门户。
它背靠雄伟壮观的苍山斜阳峰麓,山势险峻,峰峦叠嶂;而前方则是波涛汹涌的洱河之尾,河水奔腾咆哮,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站在龙尾关前,徐达等人不禁被眼前的壮丽景象所震撼。
这座关隘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徐达凝视着龙尾关的险峻地势,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此关果然名不虚传,若要强攻,只怕损失惨重。”
他转身对常遇春等人说道:“诸位将军,此关易守难攻,需另寻良策。”
常遇春点头附和:“徐帅所言极是,不如派遣探子潜入关内,探明敌情,再做打算。”
汤和则提议:“我军神机营擅长夜袭,不如趁夜色发动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徐达沉吟片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