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后悔吗?”(1/4)
“哐当哐当——”,漫长的两天一夜在绿皮火车上度过,伴随着尖锐悠长“呜”的一声汽笛音,孟呦呦到达了目的地。
车厢里开始躁动起来,走廊过道挤满了缓慢移动的乘客,脚下堆着各式各样的行李包。
这座城市孟呦呦其实并不算很陌生,后世的她在这里读了三年多的大学,但八十年代中期的首都,她却是第一次来。
从出站口走出来,外面人头攒动,嘈杂人声如同煮沸的热粥咕嘟翻涌。
一身唐装的大叔踮脚挥舞着褪色纸牌「国营招待所,五块钱一晚」。月台下,铁皮三轮车挤成一团,车铃与吆喝声此起彼伏。
有一个带草帽的老汉拦住孟呦呦的去向,操着一口地道京腔问她:“姑娘,上哪儿去啊?坐车啵?”
孟呦呦轻轻摇头,表示:“有人接。”
跟孟呦呦并排出站的一对年轻夫妻被一个戴蛤蟆镜的青年堵住去路,那人腋下夹着一只牛皮包,热情询问道:“大哥和嫂子要不要住宿啊?带独立卫生间的涉外宾馆,外宾标准配置!”
孟呦呦继续顺着人流往前走,广场西北角耸立着一栋灰色高楼,墙面上挂着刘晓庆梳着高髻的巨幅海报。
夕阳穿过站台上空纵横交错的电线,在人潮头顶织出细碎的金网,鸽子扑棱棱略过「bj北站」四个鎏金大字。
这就是八十年代的首都。
孟呦呦站在广场中央,够着脖子四处张望,视线搜寻那两道熟悉的身影。迷茫之际,有人从后面拍了拍孟呦呦的肩。
转过身来,就对上了胡舒兰温柔带笑的一副眉眼。
月台上,一个男人站在人潮熙攘的角落,静静眺望着广场内的一处,廊檐遮住阳光,整个人隐没在阴影里,没有人注意到他。
广场中央,孟呦呦抱住胡舒兰的脖子,低头将脸庞埋在母亲并不宽阔的肩膀上,起先胡舒兰还有些不适应,女儿成年后就变得不再粘人,又是在公共场合。
孟呦呦还是听到了那个迟早要来的问题,是站在一旁的孟正平问的:“你男朋友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孟呦呦想了一路,还是不知道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她还没想好该怎么跟父母讲他们两个人的事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