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禾下乘凉梦(2/4)
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日复一日的坚持下,他终于在14万株稻穗中发现了第一只雄性不育株,向着他的梦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随后的两年里,他用手工的方式一株又一株的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终于找到了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
为了研究,他不惜拿出自己的工资进行培育实验。
1968年,袁隆平呕心沥血好多年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一夜之间被全部摧毁,毁坏的很彻底,没有修复的可能。
愤怒和绝望席卷他的全身,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执着的寻找,最后终于在一口水井里找到了5棵仅剩的秧苗。
1970年5月初,试验田中培育的不育系种子终于成熟了。袁隆平和助手们用这些种子做了三千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然而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但经历过太多波折的袁隆平已经愈挫愈勇。
1970年底,后来他发现了一株形态异常的野生稻野败。经过杂交培育后取得了重大突破。可到秋收时产量不仅没有增加,稻草反倒多了七成,对于外界的质疑,他不争辩,只更加专注于研究。1974,培育出了“南优二号”,亩产量突破600公斤,是平常水稻的两倍。
可他还不满足,他不仅要人人吃饱饭,还要人人有余粮。
60余年间,水稻亩产从1958年的平均亩产400公斤到2020年的亩产1500公斤。他还无偿把杂交水稻的技术与世界共享,让中国和世界上的亿万人民远离了饥饿。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袁隆平。
梦想已经实现了。
————
“呜呜呜,袁爷爷……”
“袁老只是回天上做神仙去了。”
“真不容易啊!失败了那么多次,一直坚持不放弃,才有了今天富足的生活。”
“袁爷爷要是申请专利,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所以说他是伟人,这境界,我们拍马也赶不上。”
“感谢袁爷爷让我们吃饱饭。”】
看完介绍,安然眼眶都湿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