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劝皇帝回銮(2/4)
眉头微蹙。
“诸位爱卿这是”
赵佶的声音依然平和,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梅执礼抬起头,额头上还带着叩首的红印:“太上皇明鉴,海上风涛险恶,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吕好问紧接着补充道:“倭国远在海外,我军不谙海战,若有不测”
赵佶轻轻抬手,止住了众臣的劝谏。
赵佶缓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沉默良久。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听得见众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诸位爱卿的忠心,朕心领了。”
赵佶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但桓儿既然决定亲征,想必已有万全之策。”
陈东忍不住直起身子:“太上皇!陛下年轻气盛,恐未虑及”
“陈爱卿,”
赵佶转身,目光如炬,“你是在质疑当今天子的决断吗?”
这一问,让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赵鼎连忙叩首:“臣等不敢!只是”
赵佶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都起来说话吧。”
赵佶踱回案前,看着那幅被墨迹毁掉的字画,轻叹一声:“海确实深不可测啊。”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纲正要再劝,却见赵佶突然展颜一笑:“不过这些年来,桓儿可有打过败仗?\"
种师道闻言,银须微颤:“太上皇明鉴,陆战与海战终究不同”
“种老将军,”
赵佶打断道,“你不也说过桓儿用兵如神?”
赵佶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朕这个儿子,总能给人惊喜。”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孙傅与吕好问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梅执礼则忧心忡忡地捋着胡须。
窗外,一阵微风拂过,带来远处荷塘的清香。
“这样吧,”
赵佶最终开口,“朕会修书一封,劝桓儿三思。但诸位也要明白,最终决定权在当今天子手中。”
众人闻言,只得齐声应诺:“臣等明白。”
……
龙德宫外。
吕好问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