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网络助力:文化传承新途径(3/4)
她的肩膀,”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阿依古丽连忙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你好,我听说你需要一些特殊的丝线和染料……”阿依古丽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她有一种预感,这次或许会有转机……
她深吸一口气,问道:“请问,您是……”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爽朗的女声:“我是伊犁州医院的赵医生,听一位朋友说你们这儿急需一些丝线和染料,我正好认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他手里有一些存货,价格也很公道。”阿依古丽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连忙道谢。
挂断电话后,阿依古丽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玉素甫老人脸上的愁容也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颤抖着双手握住阿依古丽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与此同时,李秀梅也在为原材料的事情四处奔走。
她发动了自己在医疗系统的人脉,联系了多家医院和医药公司,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医药公司表示,他们有一些符合要求的天然染料,可以平价提供给潘海军他们。
李秀梅立刻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潘海军。
当潘海军听到这个消息时,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秀梅,你真是太棒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和爱意。
李秀梅温柔地笑了笑,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眼中的柔情蜜意,仿佛春日里融化的冰雪,温暖了潘海军的心。
周围的人看着他们夫妻二人,都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仓库里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原本压抑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变得清新了许多。
新的原材料很快运到了仓库。
玉素甫老人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缕丝线,放在手中仔细地摩挲着,感受着它细腻的质感。
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看到了传统技艺重获新生的希望。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新找到的原材料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丝线的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