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大雨欲来(1/6)
赵祈佑手中拿着那张已有些破损的纸张,俊脸上的表情变换不定,他没想到查了一个多月都没找到的答案,却从耗子洞里翻了出来。
陵令的官职很小,只是从八品下,隶属于禁军金吾卫管辖。
严格来说,金吾卫是属于禁军的一部分,在鸿帝登基以前,皇城内设北禁军衙门与南禁军衙门。
北禁军下设左卫金吾与右卫金吾,南禁军下设神武、神威两军。
鸿帝登基后,将南禁军神威、神武两军合并,并扩充兵员改成戍卫燕安的军队,也就是现在尉迟愚掌管的右卫军。
而原来是左右两卫的金吾直接划出大部分为禁军,全权负责燕安以及皇城的治巡。
另一部分则仍称为金吾卫,大多负责皇陵的巡守,另有一小部分的金吾,却是专职在皇宫的太和殿、宣德殿站大门,皆归禁军大将军丁岳掌管。
大周的禁军与金吾卫经过多次改制后,吏部的档案就显混乱。
但好在吏部与兵部同属尚书省管辖,姜守业为管理方便,将所有文官武将的档案全部存于吏部,否则还会更乱,更别说,要二十年前的档案了。
“二十年前,丁岳二十五岁,在皇陵当陵令,三年后就出了石碑之事,再一年后,丁岳被封为禁军中郎将从皇陵调往宫中值守,康武十二年至三品禁军大将军…”
赵祈佑自语着,眼神变得阴冷起来,暗恃这个丁岳不简单啊,在无军功的前提下,一个小八品陵令,升至正三品,前后不过六年时间,这在大周朝很是罕见。
只凭丁岳在石碑之事期间当过陵令,就断定这事与他有关,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赵祈佑很清楚这一点。
但好在,当年负责守皇陵的陵官并非只有丁岳一人,其下面还有众多的小官,比如陵丞、录事、典事、主衣等各种官员。
如今丁岳位高权重,深得鸿帝信任,要想找到突破口,只能从这小官身上找出突破口。
有了方向,赵祈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令识字的护卫重点查找康武七年至康武十年期间,在皇陵守陵的各类小吏的档案。
很快,赵祈佑便找到了一些文史记录,翻开一看,不由得恼怒至极。
发黄的档案上记载,在康武七年至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