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耿炳文(2/3)
只是接下来的一幕差点闪瞎他的狗眼,只见后方的辎重车上哪里是粮草,都是明晃晃的鱼鳞甲,甚至还有三千具马甲,随后准备埋锅造饭的埋锅造饭,穿甲的穿甲,披挂马甲的披挂马甲,于是便去找他的十七叔,朱权则是笑眯眯的看着朱高煦。
“咋了大侄子,吃药了,这么兴奋。”
“十七叔,那鱼鳞甲可以给我一件吗”朱高煦笑眯眯的讨好道,手则是不动声色放到朱权的肩膀处按摩了起来。
朱权听完直接打掉了朱高煦的手,“什么十七叔,我说了,在军营里要称职务。”
“宁王,朱高煦申请鱼鳞甲。”朱高煦心中虽然鄙夷,但还是喊道。
“不准。”
“好勒,诶,十七叔,你”朱高煦本来以为朱权会答应,谁知道朱权不按套路出牌,孩子都快委屈哭了。
朱权一看,还是傻子好玩,于是说道:“二牛,给这小子拿件将级甲,别让这小子真伤着了,我四哥还不得找我拼命啊。”
与朱权他们这里的欢声笑语不同,朱棣则是看着远处耿炳文的大军不由得脑壳疼,防御的跟个王八壳子一样,两军分别在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隔河相望。
朱棣望着河对岸耿炳文的大军,面色凝重。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艰难,心中不断思索着破敌之策。
“燕王,耿炳文善守,如今这般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一旁的将领说道。
朱棣微微点头,说道:“孤知道,可是耿炳文这员老将,那是跟着先帝打天下的,虽然是善于防守,那也只是相对于来说,不可轻举妄动,需寻得良机,方可破敌。”
此时,朱棣的脑海中不断盘算着各种战术,他想到了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策略,但又觉得风险太大,他深知,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燕军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就这些家底,朱允炆则不同,要不然为什么朱权要去拿关中之地。
在滹沱河畔,燕军与耿炳文的大军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朱棣不断地派遣探子去侦察敌军的动向,试图找到敌军的破绽。
道衍和尚此时也来到了前线,只是没想到燕王被困在了滹沱河,于是一语道破天机:“殿下何不在应天加把火,现在的皇帝不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