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技术突破(2/3)
每公斤的成本应该不会超过15美元。”王华继续说道。
“那现在我们进口多晶硅多少钱?”
“从05年以来,国外资本知道我国没有原材料核心技术,便一路推高多晶硅原料的价格。从05年的37美元每公斤,现在已经涨到了500美元每公斤!”王华顿了顿说道。
“卧槽!”李景明不自觉的爆了粗口。
“而且国外多晶硅硅片厂商,为了提高利润,开始大幅减产。国内的光伏企业面对原材料的稀缺,也只能减产停产。我听说,前一阵传出消息,国内光伏巨头上德,为了保证原材料供应,将于美国多晶硅片龙头厂商,签订价值50亿美元,期限为10年的锁量锁价合同!”王华将自己得知的消息说了出来。
“10年锁量锁价?这不就是意味着无论原材料涨还是跌,这十年都要照样付钱吗?这种不平等条约他们也签?”李景明惊讶的说道。
“没办法啊,现在国际市场对光伏的需求太大了。上德已经占领了很大的市场,让他们减产停产,放弃市场,他们也做不到啊。”王华回答道。
这个伎俩,和03年的大豆事件何其相似。把原材料推高,让国内企业高价买进大量原材料,然后再大幅降价,摧毁国内整个行业。估计下一步就是外资进场收购了。西方资本亡我之心不死啊。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虽然市场占有量大,但利润并不高,赚的都是靠低价劳动力得来的辛苦钱。这西方靠推高原材料价格,就能让中国数年来打造的光伏产业全军覆没,从而低价收割。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次技术突破,能直接让多晶硅原材料大幅降价?”李景明询问道。
“没错,我们的成本更低,产品价格可以比05年的价格还低。”王华激动的说道。
“好,马上建厂投产。同时派人联系国内光伏企业,一定要在他们中西方圈套之前,抢下他们手里的订单。还有就是,开发出新技术的团队,奖金一定要给足了!”李景明说道。没想到自己为了半导体成立的公司,竟然还能解救光伏企业。
“明白了明少,我们可以先用现成的厂房生产,估计年底前,第一批多晶硅原料就能产出。”王华说道。
“好好好!价格上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