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帕提亚翻译官扎多(3/5)
腊人的文字,都是使用符号的来作为拼音字母,而套明朝当地语言的发音,汉字就像画画。
对非常非常像画画,比如“火”,“木”,“水”,这些都像是从画画演变来的,这让他想到了儿时,那些故乡岩洞里碑文上的远古符号。
他时常会迷失在汉字里,有时写完一个字,他会端详很久,觉得确实应该就是这样。
他突然想起了以前小镇里的老师,他们说的话,“大山里,那些岩洞里的符号是最远古时代的叙事,千百年之前我们就已经遗忘,可能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使用这样的叙事。”
可他在这里,又见到了这些符号,他们很像,一横一竖的组合,神奇无比。
他学习的很认真,每一天的五个汉字,他都能掌握。
十一月中旬,古尔丽和老阿拉什找到扎多,双方沟通下来,扎多终于明白原来他们想开拓帕提亚在大海边的市场,请他来做翻译。
扎多答应了,他站起来抚胸说道,“我很荣幸,能做不奴部和帕提亚之间的翻译人。”
古尔丽找到锯木厂工头,说明了来意,工头告诉古尔丽,“带他去吧!扎多是个好小伙,如果哪一天你们不需要他了,送他回这个锯木厂!”
于是,古尔丽,扎多和老阿拉什回到码头,登上海轮,在铁板的敲击声中,三条海轮出港。
他们带着三百吨货物,顺着风向,破开碧蓝的波涛,朝着南边的帕提亚海岸疾驰而去。
扎多对于这条巨大的海船无比感兴趣,他从船舱,到驾驶舱,到船舵,到风帆全都认真的观察和学习,并用着生硬的汉语和船员沟通,问这些都是干什么的?
于是,船上多了一个“爱问问题的扎多”,走到哪里都是为什么?
等船到了南部海岸,一群人下去寻找村庄,终于在二十公里外发现了人烟。
在扎多的翻译下,对方的族长看了他们带过来的几个样品,居然很感兴趣,想要去看看他们大船里的货物。
瓷器,金属工具,麻料衣服,铁皮水壶,铁皮水桶,铁做的炉子,羊皮,牛皮睡袋,皮衣,皮裤,各种钉子,螺丝,这些东西让帕提亚的族长都很感兴趣,于是问他们怎样交易?
经过协商,对方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