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东汉世家和函谷关的抉择(3/5)
袁华在这里给洛阳皇帝刘祜写了一封信。
《袁华致东汉皇帝刘祜书》
“陛下:
袁华顿首,冒昧上书,心怀至诚,愿陛下垂察。我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自古以来,王朝兴替,皆因时势所趋,民心所向。今大汉历经风雨,国势渐衰,而天下人心思变,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挽也。然我心向汉室,不忍见皇家蒙尘,故愿以至诚之心,为陛下谋一退路,保皇家世代安宁,亦保大汉之名垂万世。
我愿陛下深思熟虑,若能退位让贤,我可保皇家不死一人,皇家土地不失去一寸。刘氏作为大汉之国家象征,可永存于世,供万世敬仰。此乃我之至诚,亦是我对大汉之忠诚所系。然天下大势,非一人可独揽。
愿陛下让皇权于大匠师会议,此会议汇聚天下英才,能为国家谋长远之计,为百姓谋福祉。皇家可遣一人参与大匠师会议,拥有参与权,以保皇家之地位与尊严。如此,既顺应天下大势,又保全皇家之荣耀,岂不两全其美?陛下,天下者,百姓之天下也。唯有顺应民心,方能长治久安。
我愿陛下以天下为重,以百姓为念,审时度势,做出明智之举。我虽微末,然心怀大汉,愿为陛下分忧,为天下谋福。愿陛下圣鉴,以天下黎民为己任!”
他思考良久,保留象征性的大汉王权,或许是一种牺牲最小的革命方式。
这样做,保留了大汉的颜面,同时大匠师会议将全面取代王权,成为统治核心。限制皇族扩张土地,保留现有的财富,或许能够弱化矛盾。
哪怕少死十万人,也能用这些人口极大的充实美洲和中亚的汉族人口,汉朝有六千万人口,只要愿意移民十分之一。那也有六百万人口,也可以让汉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主体。
十二月十五日,赵林代表袁华会见函谷关守军副将,双方在城门口相会。
冬日的函谷关,被初雪覆盖,一片寂静。函谷关的城墙在风雪中矗立,显得格外冷峻。华夏军副将赵林身披战袍,骑马来到函谷关的城下,与函谷关副将会面。赵林勒住马缰,目光如炬,直视着函谷关副将。他沉声说道:“我华夏军不愿多造杀戮,今日前来,只为演示我军破城之法。以百米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