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七十年代的知青(八)(2/3)
活四个孩子是绰绰有余,只是许大力也算孝顺,每个月给爹娘5块钱,过年过节还会买些东西送回去。
因为回去的少,加上老家人更重男轻女,几个孩子对爷爷奶奶感情一般。老家那边更是,到底不是从小看到大的情分,比起一年到头看不见几次的孙子孙女,还是跟前的孩子最亲。
原身对爷奶的印象很浅,只记得他们抱着小堂弟,对弟弟许志笑得很是慈爱。而对三个女孩子一视同仁,都不喜欢。
年三十这天,许家六口人一早出发乘车来到镇上,这个时候的车跟罐头似的,又封闭又颠簸,特别冷不说味道还很大,坐得许芳芳头晕眼花的。
其他几个也一样,一趟下来面有菜色,唯独许志精神头足,还乐呵呵的说话。
又走了一段路,找到辆去往村里的牛车,许芳芳僵着脸坐在牛车上,朝着平山村的方向赶去。
不知过了多久,许兰兰有气无力的问:“爸,还没到吗?”
许大力瞅了瞅路,他是平山村里出来的,路还算熟悉,对许兰兰说:“快了,再等等。”
前面赶车的大爷说:“大力,今年回来的晚啊!”
许大力板着脸说:“今年厂里任务重,只放了两天假,过完年就要回去。”
老大爷羡慕的看着许大力说:“真好,要是俺家刚子也能进厂就好了。”
许大力听了不说话,大家都知道进厂不容易,当时他也是遇着贵人才走大运的进了城,成了一名正式工,现在想进城可不容易。
城里的孩子都留不下,何况乡下的孩子,许大力想到明年二闺女就要毕业了,要是考不上高中或中专,就得下乡,许大力想自己得加把劲儿了。
许芳芳不知道车上还有一个人在为她留城想法子,她又冷又饿,累得抬不起头来,深刻体会到原主为什么不想再做知青。
哪怕没有那段糟糕的婚姻,下乡的艰苦生活对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小姑娘来说也太过艰辛了,她死去的时候才刚成年,花一般的年纪,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迅速枯萎了。
老大爷送到村里,许家人就从牛车上下来,许芳芳脚都冻僵了,甩甩脚,跺跺脚,恢复了一点知觉。
跟着许大力往老许家的方向走,大年三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