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7章(1/2)
吕连群马上笑道:“哎呀,书记啊,如果搞成了这些事,您在咱干部心里的地位,又上一个台阶啊。”
好了,连群部长,时间不早了,咱们说正事。
哎,书记,是这样啊,市委组织部在咱们县选了四个点,作为全身农村堡垒支部建设示范点。我让每个乡镇都推荐了一个支部,总共收集上来 20 个支部的材料。您抽空看看,咱们选哪几个比较合适?”说着就将一沓材料放在了我的面前。
我接过材料,大致翻阅起来。只见每份材料都用华丽的辞藻,大肆描绘着各自村里在吨粮田建设中取得的 “辉煌成绩”。有的材料甚至夸张地写成亩产 2500 斤,看着这些数据,再想起今天调研时农户们的真实反馈,我心里一阵冷笑。这些数据明显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样的材料报上去,根本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我抬起头,看着吕连群问道:“连群同志,你觉得评选这些示范点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什么?”
吕连群思索了一下,说道:“朝阳书记,我个人认为啊,虽然这些吨粮田建设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水分,但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比如说,二官屯乡的马桥村,平均亩产达到了 2580 斤,这足以证明这个村的农田水利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很有能力,在脱贫致富上有成效啊。”
我忍不住打断他的话,语气有些严厉地说:“连群同志,如果是在今天调研之前看到这些数据,我或许还会觉得这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对全县的吨粮田建设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但现在,你让我看这些材料,有什么意义?是要看哪个村吹牛吹得更厉害?还是看哪个村支书胆子更大?今年报亩产 2580 斤,咱们鼓励这样的行为,照这样下去,明年说不定就是 2900 斤,后年就能达到 3180 斤了?平均亩产 2580,不可信嘛,已经脱离了科学规律!市委组织部把这么好的机会和荣誉给了我们,我们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仅仅以小麦产量这一个不真实的数据,来判定一个地方支部工作的好坏。咱们这样的工作方法,太过简单粗暴了!我提两个建议:第一,示范点的位置离县城不要太远,交通一定要便利,毕竟以后会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