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南楚大儒!兴师问罪来了啊!(2/4)
这位大人物自幼笃志于学,早年入仕不符心迹,便辞官归隐,家居潜心著述讲学,喜好吟咏。
后自立问津书院,并担任书院山长,延请三国名士前去问津书院讲学布道,亦在书院建有“古今馆”书屋,不遗余力地收集天下古籍藏书,天下文人墨客都争先恐后地前往讲学浏览。
渐渐地,大儒之名动天下,董玄宰也被誉为“三楚儒宗”,受天下士林敬仰。
他这一出列,不少人都是心中一凛,大殿之中鸦雀无声,安静到了极点。
董玄宰横眉竖眼,竟是直视大乾女帝。
“敢问乾帝,陆知古一案,凶手可伏诛?”
来了!
南楚大儒开始发难了!
女帝杨若兮心中一凛,面无表情地道:“兰台公之死,我大乾深为痛惜,所以责令有司严加彻查,务必抓到真凶,绳之以法……”
“那就是没抓到了?”董玄宰冷笑道。
眼见他如此不敬,刘文成顿时出列。
“董先生,请注意臣仪!”
“难道先生在大楚,对待君上也是如此无礼吗?”
臣子直视帝王,这就是大不敬。
你在南楚也这样直视那楚皇?
岂料董玄宰听到他这话,却是鄙夷地笑了笑。
“礼?”
“乾国也知礼吗?”
“兰台史官,秉笔直书,却被奸人所害!”
“连史官你们都敢随意杀害,礼在何处?真是可笑!”
不同于大乾,南楚一直都是皇帝与贵族治天下,因此尤其看重出身血脉,行事也颇为复古,对礼制的维护远超其余两国。
比如这兰台史官,三国皆以南楚太史氏为尊,现在陆知古死得不明不白,太史氏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什么时候,史官也能被随意杀害了?
真开了这个先例,那谁敢秉笔直书,不易一字呢?
面对董玄宰的辛辣嘲讽,乾国群臣尽皆脸上无光,默默低下头去。
不少大臣心里面已经在怒骂那个天杀的沈世奎了,都是这孙子干的好事,平白让他们在这儿尴尬为难。
董玄宰冷眉扫视,整个人气场全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