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6章(2/3)
的张桓,此时的神色泰安,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样子。
此时环境之内,张桓快速让孔松将【中庸】的感悟通过一位位学者进行抢救性传承。
这是孔松现在的最大价值,虽然思想开始衰亡,但他对于平【中庸】的理解远超常人,可以不借助棋灵,强行共鸣论道。
这也是思想之争中棋手之间的区别,棋灵好抄,思想难鸣。
即便告诉你这枚棋子就是圣级,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除非是像诸葛一这样的异类,不然绝大多数棋手,都很少去杂修各类思想。
有了孔松的全力施为,那在思想领域也明显被压制的极其难受的【齐相范仲淹】,手中终于出现了一本宝贵的书籍,书名《中庸》。
此时的范仲淹已经不太像一位儒者了,更像是一位军功赫赫的将军。
在他的麾下也因为这段时间的抗衡秦军,聚集了大量豪杰强兵。
可以说,范仲淹可以持续在金阶,正是因为其在军伍上的能力。
想要用范仲淹取得胜利,难度不大,但想要凭范仲淹重塑儒家体系,那基本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了。
这一点不仅仅范仲淹自己懂,作为棋手的张桓更懂。
在四十九回合之前,张桓落下的本命英雄棋灵此时都化身一位大豪杰,带着自己的乡勇直接投靠范仲淹去了。
他的这位本命英雄棋灵,有个源自于易经的古朴大气之名,厚德载物之载。
黄阶英雄棋灵【豪杰张载】。
这就是思想棋灵的现状,不管你之前共鸣程度有多高,这个阶段只要落下就是极致的压制,孔松好几位可以达到圣级的英雄棋灵,现在一旦落下都是黄阶的存在。
职业么,什么都有,反正就不是儒者。
不然傲气如孔松也不可能那么直接放弃继续落子。
虽然四十九回合才开始的大毒圈,但四十八回合两人落子之时,棋手已经感应到了些许危机。
这一点他们较之【纵横】组知道得更多,因为两位圣人中,他们是真有内应。
在前置工作做得差不多之后,张桓终于出手了,相对于学自河东世家的【范仲淹】,他对于自己本命棋灵的运用那才是炉火纯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