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谒金门(三)(4/7)
,太后并没有处罚他,顶着这份压力将小山般的奏折压了下来。
可孟司记却私下里告诉郁仪:吴阅先只怕还是会保不住。
“孟司记,”郁仪问,“吴阅先是郢州人吗?”
“是。”孟司记疑惑,“你认得他?”
郁仪抿唇:“不认得,但是听说过。你方才说保不住,难道有连太后都保不住的人?”
“是啊。”孟司记平淡道,“司礼监那边就第一个容不下他,你信吗?”
司礼监衙门坐落在紫禁城内廷以东,毗邻中左门。
面北开衙门,面阔三间,院子干净无尘,太平缸里种了碗莲,细嫩的莲叶摊开在水面上,带着一股柔情似水的劲儿。若不是檐下的匾方上写了司礼监三字,旁人只怕会以为这里是哪个清水衙门。
如今司礼监为十二监中第一署,掌印名叫高世逢。
掌管着四局八司,外人都叫他一声内相,至于他身边的僚佐及小内使俱以内翰自命,一内一外俨然成了两处朝廷。
哪怕快入了夏,司礼监衙门仍显得有些冷,一连点了三四个炭盆。高世逢坐在主位上,一左一右几个小太监为他捶腿。他眯着眼,听首席秉笔郑合敬读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高世逢听罢连连鼓掌,对着身旁几个秉笔笑说,“你们都听听,这是多好的诗,知道是谁写的吗?”
无人敢吭声,他坐直了身子:“好一个吴阅先,好一个吴郎中!”
“他这是在讽刺杂家呢。”高世逢冷笑,“他说周公旦这样的人都害怕死后流言,而王莽也只会在没有篡位时谦逊恭谨。怎么,杂家这大半辈子过来,还在乎这些身外虚名不成?”
念诗的郑合敬人还年轻,话不多。
倒是秉笔左韫搭了这句腔:“吴阅先一拍脑子就嚷嚷着要改,他也不看看他们户部还能不能掏出这么多银子。这些年要不是有咱们帮衬着,六部里有三部都得揭不开锅,如今还敢作诗讥讽咱们,这不是狗咬吕洞宾么?”
这话说进了高世逢的心坎里,他靠着引枕哼起两句昆曲:“我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群穷酸文人,他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