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商议建立技术类学院之事(1/3)
听到众大臣纷纷表示反对,秦王不禁皱起眉头,长叹一声后问道:“既然如此,那针对我大秦目前人才匮乏的状况,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一时间,殿内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率先开口答话。见此情景,秦王无奈地又叹息一声,缓缓说道:“寡人何尝不知晓,这学院若要创立,必定会与诸子百家结下仇怨。然而,我大秦广袤的疆土迫切需要大量人才来治理啊!有些人擅长征战沙场,但在管理方面却能力不足;还有些人只会空谈理论,真正付诸实践时则束手无策。更不用说那错综复杂的经济事务,满朝文武之中唯有嘉阳一人精通,难道以后经济区的所以事务都要叫嘉阳亲自去管理吗?”
当秦王提出关于经济区设计的问题时,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的确如此,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来说,经济区涉及的事物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仅如此,就连与之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也是完全空白的状态。
如果让他们放下手头现有的重要职位,转而去负责管理这个充满未知的经济区,那几乎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虽说从表面上来看,经济区似乎有着极为诱人的发展前景,但问题在于,他们在此方面毫无经验可言啊!
仅仅凭借想象又怎能勾勒出那些超出自身认知范围之外的景象呢?因此,面对经济区这一烫手山芋,满朝的文武大臣竟无一人有意愿主动接手。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一旦这件事处理不善,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轻易承担得起的呀!
就在这令人倍感压抑的氛围当中,众人纷纷选择闭口不言,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就引火烧身。然而,终究还是有人打破了这份沉默。
只见王绾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站出来向秦王进言道:“大王,臣有一策。可由朝廷出面,选拔聪慧幼童,送入各家学习。孩童学成之后,并非只归一家所用,而是效力于大秦各行各业。且朝廷可规定,每家每年需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童,朝廷给予补贴家用。”
众人听后,纷纷沉思。李斯缓缓开口:“尉缭大人此计虽妙,但恐诸家仍不会应允,毕竟自家绝技怎愿轻易示人。而且这些孩童一担进入各家学习,等长大这些人对各家的情感必然会超过对朝廷的情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