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人工养殖(1/4)
在外面寻找“野生”的骨冬,以她的速度,一天也就上百积分,太少了。
骨冬的生长环境她大概摸清楚了。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试试在庇护所附近人工创造骨冬的生长环境?
想到这里,乌今越看了看光幕上的时间。
一整天在外面寻找骨冬,最多也就两三百的积分。
穷不了也富不起,不如回庇护所操作她刚刚的想法。
将脑袋上的头套整理严实,确定不会漏风后,乌今越支着滑雪板,一路滑回庇护所。
将两小只和哩哩放回温暖的庇护所后,她从背包拿出工具,走到雪层最厚的地方。
出现骨冬的地方下大多为下层坚硬,上层蓬松的雪层。
乌今越选中一块地后,将上层的积雪用雪铲全都清理到雪橇车后的雪橇,再用雪铲把剩余的积雪拍平。
做完这些,她举起雪锯,将雪橇上的积雪切割成大小不一的雪块。
最下层留出几小格的空间供骨冬生长,然后将雪块像叠积木一样全都垒到一起。
乌今越知道大多数高阶骨冬的生长,都需要旁边有提供营养的植物或者异兽残肢。
她有肥料制造器,但她不知道每格空间需要洒多少肥料,洒什么等级的肥料,才能利益最大化。
于是她决定分开试验。
一块只有适宜的生长环境,没有洒肥料的雪层。
几块分别洒了低中高三种能覆盖小格空间底部肥料的雪层。
还有几块则是同样洒了三种不同的肥料,但肥料减半的雪层。
雪锯处理积雪和冰层的效果确实不错。
虽然用起来轻松,但来来回回切割和搬运雪块也着实让乌今越忙成陀螺。
如果不是寒潮时期,这种活她会把哩哩抓过来一起干。
但现在外面的气温已经降到快零下二十度,哩哩的枝条刚接触冷空气就不怎么动,一副要冬眠的样子。
虽然乌今越知道叫哩哩它也会动,但看哩哩现在明显需要温暖的环境,还是她自己干吧。
庇护所附近可以用来建造雪洞的积雪不够了,乌今越就骑上雪橇车,从远处地势较低的地方运了满满一雪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