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设内阁微臣预机务 开科举星宿聚翰林(2)(4/5)
地方庠学,充实教谕,重修《太祖实录》,修订各类书籍,又大修类书, 万民景仰,天下归心。此正是陛下明王道、赞化育之盛举。”
曾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仅引说经典,且和当朝之实务结合,加之务实而质朴的 话语,不仅打动了皇帝,也打动了皇帝身边的几个臣子,只有李至刚心神不宁,很有些不 自在。永乐没太在意,顺着自己的思路,畅言道:“朕对儒学之渊源流派也略知一些,为 正本清源,以正后世子孙视听,朕还要仰仗天下文士在儒学归宗上编辑一些书籍,学学大 师朱熹,做一个儒学皇帝。好的,可着曾棨下去了。”
永乐稍事休息,又陆续测试了周述、周孟简、周枕等十数人,午后又测试了李时勉等 数十人,问话也越来越简单,到后来,有的只是到殿里叩见一下,有的是几个人一起进殿。 大致用了四天多的时间,共计四百七十二名进士通过了在奉天殿由皇上主考的殿试。
“朕欲定一甲前三名是曾棨、周述、周孟简,杨相放在二甲第一名,几位看看有何不 妥?”解缙、黄淮交换了一下眼色,未及说话,李至刚拱手道:“陛下深谋远略,不仅重 文学,更重经邦济世,远非臣下可以虑及。”
“二位主考官的意思呢?”见解缙、黄淮沉默不语,永乐问。 “臣也没有异议。”皇上提议,礼部尚书附和,这还有什么可议论的?不过,解缙的心里还是觉着杨相文采飞扬,剔除出一甲有些可惜。 “那就这样定了,”永乐把大胡子一甩,意气风发,“一甲曾棨、周述、周孟简,曾棨任翰林院修撰,周述、周孟简任编修,赐三人进士及第;二甲杨相等三人,赐进士出身, 杨相及以下段民、周枕、李时勉等五十人、善书者汤流等十人为翰林院庶吉士,再选二十 人到各部院司任观政,其余诸人分赴各地官学,充补教谕,着礼部、吏部去办。”
“臣领旨。”蹇、李二人答道。 “大绅,翰林院的六十人中不乏才资英敏之辈,留心一下,朕还想选一些人就学文渊阁,既为国家储备人才,又帮你修了书,卿以为如何?” “谢皇上恩典。臣也正有此意,欲从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庶吉士杨相等六十人中选二十八人,以应上苍之‘二十八宿’,以证陛下飘香之翰墨。” “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