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群眼在身动辄得咎 权臣弄权狂敛财色(2)(2/3)
家给他的评价是便辟诡黠,他是太善于揣摩主人的心思了。
只要燕王需要,他就悄无声息地出现了,进退分寸拿捏得十分准确。一个小吏,几乎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一旦有了,他一定按燕王的意图剖析得头头是道,燕王会嗔骂他是肚里的蛔虫。
高阳王高煦救驾,燕王十分属意,他就常往高煦的营里跑,把王爷的夸赞传达给高煦; 反过来,又会把高煦的忠心和冲锋陷阵传回来,都是父子二人想听愿听的话,他纪纲还不受益吗!
高煦几次保举,纪纲把握准确,别人凭军功、掉脑袋、甚至花上几年工夫才得到的官衔他一年多就得到了,授了千户,燕王还觉亏欠了他。甫正大位,便把翻云覆雨、断人生死的锦衣卫大印授予了他。因他锻制牢狱有功,继而,二三年的工夫又晋为二品的都督佥 事,仍执掌锦衣卫,和部院堂官们平起平坐了。典亲军,司诏狱,那是何等荣耀的美差? 官阶也晋了,地位也有了,纪纲成为皇上最可依赖、最为亲近的大红人。
不期然间,因着他的歹毒和贪婪,纪纲却成了有名的“活阎王”,他往哪个监号里走 一遭,哪个监号就要倒霉了,榨干了油水,还落了个人头落地,案犯们悄悄骂他是“挨千刀的”。大概是多行不义的缘故吧,真让这些濒死的人咒准了,十年以后,他还真就受了 磔刑,挨了千刀了。不过,他还是不认为自己做孽太多,只怪事机不周。
说起来,案犯里也不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也有不好对付的棘手犯人。老和尚溥洽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那天,纪纲在他的监外转悠了好半天,越转越气,最后,竟对着石砌的狱墙猛踹几脚,吓得狱卒慌忙跪在地上。
那么大年纪了,打狠了,怕把人打死,不好交差;少师道衍又递过话来,不许动刑, 弄得纪纲左右为难。审不出结果没法给皇上交代,想治治老和尚又担心道衍作梗。这个老家伙,还又臭又硬,甭打算榨出一文钱。敛不到钱又动不得手,审不出结果又束手无策, 纪纲心中这个气,走出牢房,对着庄敬、袁江大骂一通。好在有女人安慰,出了锦衣卫, 他就把老和尚扔在脑后了。
昨夜里连续作战的纪纲上朝时自然就有些萎靡,他这个差事、他这个人都为众人所厌, 又知他色魔的秉性,没有几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