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立高岗阁臣抒良策 治会通尚书踏铁鞋(5)(1/5)
“我说老潘哪,”宋礼更不客气,“你就没看出来,各县按人头分的工程量大体相当, 可十几天下来,进度大不一样吗?要这么个磨蹭的挖法,雨季之前主体工程铁定挖不完。 你去找一下周都督,官军少干些都行,调一些人专督那些进度慢的县,可以再早起一点儿,晚收一点,还赶不上去,犒赏粮一律免掉。你和芮鲇就代我行此职责,争取主体工程在六月底前完工。”宋礼自顾自说话,根本没看潘叔正扭过的头、一脸的官司相。 “这几日,到我住处为治运献计的人不少,听得出来,有出实招的,也有巴结朝廷大员的,我带上工部的几个随员要实地走一走,凿实了。此项工程一结,马上转入下一项。” “大人,古人还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呢,”潘叔正所问非所答,“民丁们现在就睡三个多时辰,再早起晚睡,连点喘息的工夫都没有了!” “没有了又怎样?”潘叔正婉转的劝说,宋礼根本无动于衷,“外间议论我驭下太急,老潘啊,不急又何能成事?到了六月还不能完工,上有雨水,下有河水,泡水里劳作舒服? 他们今天或许骂我,但后世说不定会立祠祭奠我呢!”
又叫宋礼说中了。 他的火爆脾气和累死一批人也要保工期的做法招致了无数人的谩骂和非议,一些御史和给事中甚至上折子参他,皇上虽未深究,心中也是耿耿,上上下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亲近他。卖了那么大的劲儿,临终之时,皇上也对他不冷不热,蔺芳先他逝世,除了原吉、 金纯等少数人,同僚们致祭的都少。家里穷的连葬礼都办不起,他恐怕死都不明白自己错 在了哪里。洪熙改元,仁宗高炽即位,才在吕震的请求下遵循朝廷二品官员予以祭葬的旧 例,此时离他去世已经两年多了。
七十年后就不同了。孝宗弘治年间,运河的长久之利,使人们想起了这位治河的先人, 皇上下旨,在南旺建祠祭奠当年的治河能臣宋礼,以功绩仅次于他的周长和金纯配祀,宋 礼的千秋功绩尤其是“南旺导汶”的奇策才得以光大、弘扬和流传。
“至于让民丁的喘息,”宋礼心中不快,“你去考虑,既要加快进度往前赶,还要民 丁满意赞朝廷,这样的万全之策你去拿,你不是‘书正’吗!”说完便往回走,把个潘叔正一人愣愣地扔在了大堤上。嘿!想劝宋礼,自己倒弄个大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