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鞑靼贡愿修旧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来人(1)(1/5)
武英殿里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说谁到,谁就到,皇上调兵遣将莫非有通灵之术?”杨荣打趣,众人一起附和。说话间,高大的陈瑄已进至殿内,给皇上行礼。 永乐也是满脸堆笑:“朕和阁臣及几位大员说到大本治河、疏浚会通的劳绩,众人都夸走在运河里,一路通畅的爽快呢!不过,也叫做好景不长吧,出了山东往南又不行了, 尤其淮河一段,还在陆路转运,民苦其劳不说,反复折腾,耽搁时日也太久。淮安知府叶 宗行上了个折子,说百姓转运,苦不堪言。朕正琢磨着要整饰一番,你就进宫了,岂不是 机缘巧合。你是淮河边上长大的,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熟识得不得了,年轻时又 在四川治理过都江堰,这么多年又一直和海运打交道,哪有个山高水低的你最清楚,这淮 河段和南方治运的活计,朕想着就交给你了,正议着,就来了。勉仁揶揄朕有通灵之术, 没了你们,朕的术是通不了灵了。”又是一阵笑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臣由万里海疆归来面圣,焉不是皇上运筹所致?” “好一个葬雁的儒将,连诗词都信手拈来了。”永乐赞道,“先说你的事,看看是不是和朕及几位大臣议到一处了?” 陈瑄春风满面,难得的君臣议事琴瑟之和,气氛融洽多年少有。一拱手,似是重复着皇帝的话:“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和皇上所想的一致。第一件,自永乐初年建百万仓于天津, 十年来日臻完善,今日若储个千万石粮也不在话下,三个卫的驻屯官军,没有大的战事, 对付个把倭寇、毛贼的当是无虞。第二件就是这海运。总免不了风涛海浪和倭寇的袭扰, 百十艘运船总算起来,每次都要损失几艘,较之河运不划算,河运漕粮应该是日后的首选。 第三件,是一项土木工程,就是请皇上准臣于上海青浦筑建一座土山。皇上知道,嘉定濒 海之地,乃江水海水两股水流的冲要之所,无风亦见波涛汹涌。然其地势平衍,无高山大 屿可倚。可这里,恰恰是我万里航行之海舟启程、回港休憩和停泊之所。我的船队要回这 儿,郑和的庞大船队有时也要在这儿落脚。如遇海上狂风巨浪,船被打翻卷走是常事。故 臣提议在青浦筑土为山,立堠表识,航船见堠识表,知有所避且知家之所至,海浪不能肆,水师将士们也知所在了。不知此三件是否和皇上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