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少女青涩情窦初开 传国玉玺权作诱饵(3)(3/4)
他的心却不因殿小而窄小,相反,反倒有了居高而立、 俯瞰天下的舒畅,心气顺了,做起事来也就顺畅。
此时,他又展开那个折子,仔细翻看了一回,脸上浮出一丝轻蔑的笑意:“朕也有同感。原想着,鞑靼在东,瓦剌在西,姑且叫它东蒙古、西蒙古,那么广袤的地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要愿和我大明通好,朕一视同仁,遣使臣,开边市,互惠互利,不分彼此,想不到封了阿鲁台,顺宁王马哈木就坐不住了。他说他要把故元的传国玉玺给朕送回, 担心阿鲁台邀夺,奏请朝廷剪灭阿鲁台,笑话?朕会为一方玉玺去杀掉新封的和宁王?且 那玉玺还不知是谁仿造的呢!”
“皇上明鉴。”夏原吉说,“据传,秦始皇那方和氏璧的玉玺还是传至了唐末。流寇黄巢的大将朱温降唐又废唐而建立梁朝,五代开始。不久,梁又被后唐取代,传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竟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从此下落不明。如皇上所言,元之玉玺还不知是哪方人士纂造的。”
“也不尽然。”永乐得到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据朕所知,根本就没有和氏璧的传国玉玺。赵国败亡后和氏璧即杳无音信,你想,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的宝物,秦始皇能不知道?若真从赵王宫里得到了,那么好大喜功的人,他会不炫耀?而史书中只字未载已说明问题。据云,秦皇统一六国后,用陕西蓝田之玉雕琢了一方‘皇帝之玺’,后世误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和氏之璧,于是乎,千百年来,多少人为得此玉玺而大动干戈!今天, 一个小小的部族头领也拿了所谓的传国玉玺来要挟于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人言胸中万卷,笔头千字,我看皇上的胸中岂止万卷?河流山川随语所点,历代典故信手拈来,一部二万余卷的《永乐大典》倒不如皇上探囊取物的直抒胸臆啊!” 礼部尚书赵羾适时奉承,众人都笑了。
永乐摆摆手,示意大家回到正题,他说:“真真假假的传国玉玺,这一层对瓦剌先不要说破,马哈木若真把它当成一份稀世珍宝来敬献,朕若轻之或慢待了,岂不拂了他的美 意?只当它是真的。幼孜,草一封敕书,就说人君之治,上应天意下在德行,大明之兴又岂在一方玉玺?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必顺乎天意,玉玺虽重,却不能完全表达天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