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山陵告竣皇上论功 东苑射柳太孙折桂(1)(5/6)
理寺卿,调任刑部堂官。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右都御史等共事,借鉴了不少宽严相济的思路。
他也仔细观察了陈瑛和吴中的所为,陈瑛虽残刻无度,却两袖清风,不在犯人身上捞好处;吴中虽心慈面善,私下里却没少收了金银玉帛,还落了个人人称道的美誉,这世间万相的真谛还真难琢磨。所以,他的性格中则更多的具有了温良的一面,所言所行让人觉着舒服,也包括死罪纳赎,最早的初议还就是他提出的。纵然如此,刘观温善的背后是不 可示人的大量的家资积蓄,却没几个人知道。所以,他愿意死罪纳赎之策的实施,轻重之 间,他这个刑部尚书的手头就更活泛了。
“每年秋决时朕都在想,与其斩、绞处死,何如留下一命,既为其家人,也为国家。 前次北征时试了一下,杂犯死罪、宥死充军及徒、流、杖的犯罪军士都随朕北征效力,很多人武勇刚强,立下战功,朕更觉着杀了可惜了。今后,除谋逆等不可豁宥的大罪外,其他均可以纳钞之方式免死,国家有了进项,又为其家人保全了一条性命。”
说着,永乐和诸臣算起了生计账,“你们算一算,中户人家一二年或有四五千贯的进项,人保下来,苦上几年,钱也回来了。无力者发天寿山种树是个不错的办法,十年、二十年不等,朕也就不再为这荒山秃岭犯愁,一举两得抑或一举多得了。” “少死了人,还使国库充裕,难得的好事。”夏原吉显出了少有的兴奋,这个长期把百姓生计放在第一位的人,就希望丁民小户有个安稳日子,“每年免死罪者数百人,光阴 一久,国家必显人丁兴旺,臣这个户部尚书也大有任头了。”
“大家既无异议,事儿定下来,具体细务由刑部酌定实施,都察院、大理寺协助,遇有难事,三法司共同商度。”言毕,永乐沉寂下来,似有很不舒适的难言之隐,很纠结的 样子。好一会儿,才说,“方才朕向汉王问到了赵王圈地之事,不是空穴来风,汉王或许不知实情,列位或可听得一二,但朕却有了真凭实据。你们知道,顺天府府尹陈谔是个无所避忌的人,南京的顾佐也一样,朕最初的任用也是虑到了二人的不避权贵。朕来北京没 几日,陈谔就向朕上奏了赵王的所做所为。朕一直觉着老三乖巧,起初还不信呢,派人一 查,比陈谔说的还严重。人言知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