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宫府深奥其隐难言 河海广阔此论畅达(2)(3/4)
。皇上顺便就命大帅领直隶、浙江、福建的十几万军卒筑堤,那才叫难呢!昼观日头,夜观天象,算计着海潮涨落。退潮开挖,涨潮之前地基就得打好、打结实了,一段一段地干。大帅真成了那个借东风的诸葛孔明了。”
“你要不说,我还真把这段拦海的水缘给忘了。”刘纶略感歉意。 “有一段海堤的筑建比别处慢了一个多时辰,结果,海潮一涨,十几里长、二丈多宽的基槽又叫海浪卷平了,大帅狠罚了他们。这下,大家才知误了工期的大麻烦,也都警醒 了,个把月的工夫一百三十多里坍毁的海堤即告完工。”
“这就是我‘江河海’的水缘嘛!”陈瑄哈哈一笑,“从修堤,修堰,统帅水师,千里漕运到今日的整修运河,陈瑄之成皆在江海之助。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连最贵重的金子都不例外。古人有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淘金、淘金,还不是在水里排沙简金,故水为万物之源。我自和水打交道以来,乘长风破万里浪一般,万事皆顺。与水结缘,我之大幸。”
“大帅的言谈话语又是诗、又是词的,快追上岐阳王李文忠了,再过些年,我这个斗大字不识半升的大老粗跟大帅说话都费劲了。”刘纶的嗔怪中更多的表现出了羡慕,同样是疆场征杀出来的人,比他小着十几岁的人就有着那么高的学问,让他不得不佩服。
“我幼年时读过三年私塾,”陈瑄说,“随父亲征战疆场后就扔了。箭穿飞雁,知道 了‘情为何物’的典故,知道了大雁背后的故事,才对读书有了一个顿悟。闲暇之时,捧卷在手,有前人事例在,无论战场还是漕运都大有裨益。”
“大帅说的是,只是我已老了。” 刘纶苦笑了一下,既羡慕才过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陈瑄,又叹自己实在是到了归乡的年纪。
刘纶是洪武时期的老兵,曾在李文忠属下任小旗,因家在海宁,自幼在海上漂泊,后被选为漕卒,升总旗。洪武末年任百户,跟随陈瑄后,因在海运和打击倭寇时有功,才被陈瑄屡次保举,升副千户、千户。虽已年近六十,武勇智谋都不在话下,因而深得器重。 “刘兄此言差矣!古人师旷天生盲疾,却长于音律,博学多才。他说,‘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牛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