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引经典动议都北京 绳贪衍整治旧纨绔(1)(1/4)
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奉天大殿。 三跪九叩的朝贺大礼进行完毕,一片寂静。永乐高居于御座之上,扫视着左文右武两厢肃立的群臣和丹陛左右的皇太子、阁臣及锦衣卫,轻嗽一声,目视前方,朗朗道:“四 方之事若无水旱饥馑等紧急要务,均待午朝时于武英殿面陈,今日,朕要宣布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各部堂官的任命,第二件是议定迁都北京之事……”
丹陛下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声,却没有人陈奏急务。金忠辞世,各部堂官们调整任命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这迁都,终于从人们的议论中拿上朝堂,还是出乎大家意料。永乐顿了顿,待私语声平息了,继续道,“大司马金公仙逝,朕痛悼不已,然今日大朝,诸位都在,大明王朝要蒸蒸日上,还要各位恪尽职守,勇于任事。故朕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及内阁诸臣议定,兵部尚书方宾署理本部事宜;刑部尚书刘观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右都御史吴中任刑部尚书;刑部侍郎金纯挂衔礼部尚书;原礼部尚书赵羾挂衔兵部尚书, 巡视塞外屯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任工部尚书;工部尚书宋礼另有重任。”
几个人出班齐唱,加上群臣的应答,下面一片“遵旨”的声音。 “现在说第二件事,”永乐抬高嗓门,声音高亢:“今日是春分,意味着大地吐暖、万物复苏,想着百姓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田间地头绿苗青青,人影绰绰,朕心中就充满 希望,我大明就充满希望。
老臣们可能知道,当年太祖皇帝建都南京也是犹犹豫豫,总觉不自在,故曾派太子考 察关中,着大臣勘察开封,还密旨给朕详绘北京山水。什么意思呢,太祖对定都南京心有 疑虑啊!太子回来后不幸病逝,老年丧子,父皇很伤心,年纪也大了,事就搁下了,不得以而选择南京为京师,同时以龙兴之地及祖陵所在的凤阳为中都,作为陪都,实际上,终 其一生也没有放下过迁都的念头。
朕起自北京,深悉燕地之山水风情,宜都之优,故朕想完成父皇的愿望,迁都北京。 当然,这只是朕的打算,已由内阁及部分大臣议过。今日和盘托出,大朝会再议。列位臣 所司不同,各有所长,尽可以各伸己见,尽所欲言,集思广益是朕之所衷。”
不计已往,从大明王朝建立那年算起,南京已有五十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