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苏木她们是怎么回事?(1/3)
沈清总结了下沈州的需求。
糖,这个糖包含了麦芽糖,并且可能麦芽糖最受欢迎。
寒冷地区更需要热量,麦芽糖能提供热量的同时价钱便宜了近一倍,所以江二爷他们三家还能大力生产,赶在天气热起来前再送往一批。
而自家,毛笔这一两年估摸都不用送,但肥皂还是可以的,可以和江二爷他们‘拼单’,两方共同组一个商队,前往送货。
至于回程
江向北继续说出自己在那观察心得:“娘,我想过了,沈州有大量的羊油,又缺肥皂,但是他们没技术没手艺,咱们有啊,完全可以收购羊油回来制作后卖过去;
而他们那的羊肉不腥不膻,还有股甘甜味,清炖水煮都好吃,比咱们这儿还好吃!后面要是在京城开了铺子,羊肉就送往京城;
至于羊毛,沈州的毛笔需求量不是很大,这次带了二个多月的货他们能吃下也是因为前面空缺大,往后估摸一年最多也就能吃下咱们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货吧,还是得去开辟更大的市场才行。
但他们那的羊毛极好,皮料也能全部运回咱们村子,供应毛笔工坊不成问题。”
沈清刚想到回程带货问题,就听到江向北的打算,得咧,回城羊板油和羊肉怕是比去的时候更满更多。
至于在沈州建工坊?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技术手艺还是放在自己能掌握能控制的地方最为安全。
每个地方都有坏人,也都有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可不能用巨大的利益去考验人性。
麻烦点就麻烦点吧,这些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想到毛笔市场,她说道:“毛笔市场往京城以及西面再开发。”
往南盛产竹子,都是竹节的天下。
且南方富裕,才子众多,科举更是厉害,竹节的毛笔早就卷出花来了,去和他们卷,卷不卷的过不说,首先路程远,支出明显大;
这些都要归到成本里面,成本一旦过高,定价就没法低,商铺利润小、售卖意愿不强烈,那竞争力就小多了;
而京城市场大,包容性强,不管竹节还是名贵木杆都有相对应的人群,他们这儿离京城近,一来一回不过二十来天,可以让利给商铺,商铺利润大,自然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