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这仗打不起来可不行!(1/3)
萧诚心中暗暗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凭这一手,估计等重庆方面的受降专员来到伪满洲国,已经喝不了几口汤了。
在满洲受降上一事上,延安方面占尽了先机,抢先从日本人手上接收了主要的大城市和关键要地。
在收编一批不愿回国,自愿接受改编留在中国的日军士兵,以及不愿退役回家的满洲国伪军的同时,
萧诚觉得延安方面还会利用从关东军手中和平接收的大量武器装备,在东北地区招募新兵,让军队规模得以迅速膨胀。
要不了多久,这支前来伪满洲国受降的军队,就会膨胀到惊人的规模,至少数十万人,甚至达到百万大军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装备精良,不是另一个位面历史上可比。
这样一来,抗战结束之后,延安方面在整个东北地区,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东北地区,也将成为延安方面的大后方根据地。
不过,这个位面的所有人,哪怕是小林父子这样目光长远,深谋远虑的聪明人,都无法想象,他们以为比重庆国民政府弱小很多的延安,比他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重庆那位蒋委员长,更是觉得自己兵强马壮,实力强得可怕。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当初要团结一致对抗日本人,他早就将延安和南方的游击队消灭了。
哪怕是双方联合抗日这些年,延安方面的实力已经增强了不少,但比起他老蒋手上的数百万大军,还是完全不够看的。
就算是延安方面抢先接收了伪满洲国最精华的地区,得到了70万关东军留下的武器装备,甚至收编了一部分兵员,
他也不会认为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反转,而是仍然觉得自己是实力更强的一方。
只不过,实力对比没有之前那么悬殊罢了。
萧诚估计,老蒋的心里顶多会认为,要在东北地区消灭延安方面的军队,已经很难在短时间内办到了。
但在关内,重庆方面的力量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把延安方面彻底赶出山海关,双方隔山海关对峙,并不难做到。
最多也就是当年张作霖的局面罢了。
虽然东北地区有日本人留下的工业基础,有军工生产能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