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86)(2/4)
跟着李翠儿到她家,却发现李翠儿的神情愈发慌张,甚至开口时结结巴巴,仿佛对青雅与尚书公子间那段情有无限的纠结。
“快告诉我,你知青雅和那尚书公子的何种关系!”包拯严厉问道。
“只是……”李翠儿的神色中透出一丝忧虑,“我不能说,我无法说!”
“这可是关乎青雅的冤屈与名誉,倘若你不说出真相,谁来为她复仇?”包拯冷喝,眼中透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
李翠儿似乎被这一番气势所震慑,终于低下头,喃喃道:“那公子姓陈,名致远,才学出众,家境优渥。他待青雅时确是温柔,但青雅说过他那性情中有些傲气,反倒让人觉得不安。”
包拯心中已有了几分头绪,但这陈致远的性情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探查。他让展昭把调查范围扩大,寻找陈致远的行踪。
数日后,正当众人摩拳擦掌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青雅的另一个朋友,自青雅去世后未曾出现的王朝,竟在一处偏僻的小巷中被发现。他面色发白、神情恍惚,又双眼微红,令人瞩目。
“你为何躲在此处?”展昭快步上前,压低声音。
“他们……他们若知道我在此,定会杀了我!”王朝有些颤抖,“我听说,青雅临死前,似乎见到了一个黑衣人,身形极瘦,行迹阴秘。若我言之不慎,恐怕也会被他们无辜卷入!”
“你听清了什么?”包拯一把抓住了王朝的手。
“只听到他笑,说着什么,这都是我编的,反正青雅已死,我又何必顾虑?”他浑身发抖,似乎过于惊恐。
此时王朝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却让包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王朝对青雅的感情,于此案中必有干系,这不禁引发包拯心底的警觉。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是数日。包拯虽忙于查案,但心中盲点只增不减。青雅的身世越发复杂,案中又似藏着更多隐患,冤案之谜难解。而这一刻,伴随着展昭的细致追踪,包拯与公孙述相伴而行,直奔陈致远的府邸。
抵达府邸,门口的侍卫如同一道坚固的壁垒。包拯皱眉示意展昭探入,展昭应声而上,脚步轻盈如风,迅速潜入其中。片刻后,展昭回报:“包大人,陈公子的书房内锁着几本与青雅相关的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