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力争(5/9)
在自己的课堂上引入部分改革内容,如给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襄学府里接受教育改革的学子们开始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他们在算学课上积极思考,在格物课上充满好奇地探索。一些学子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家人解决了一些小问题,这让当地民众对教育改革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
士绅们看到这种情况,虽然心中还有些不甘,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强烈抵制。叶清瑶抓住这个机会,与士绅们进一步沟通,表示教育改革会尊重荆襄的传统文化,会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荆襄的教育改革试点终于走上了正轨。叶清瑶和她的小组在江南和荆襄两地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改革方案,为将来在全国推行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叶清瑶也清楚,前方仍然有着重重困难,来自朝廷内部保守势力的压力以及各地不同风俗文化的挑战,都需要她去一一克服。但她心中的信念如同灯塔一般,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一定要让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整个国家。
随着江南和荆襄两地教育改革试点逐渐步入正轨,叶清瑶开始着手整理两地试点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和成果案例。她深知,这些资料将成为说服朝廷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有力证据。
在江南,经过一学期的试点,参与改革的学府里,学子们的知识面明显拓宽。原本只专注于经史子集的学生,现在对算学、格物等学科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一次地区性的知识竞赛中,试点学府的学子们在综合知识方面远超未改革的学府。他们不仅在传统学问上不逊色,还能凭借新学知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利用算学知识合理规划农田灌溉的水量分配,运用格物知识改进纺织工具,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两成。
荆襄地区也传来喜讯。曾经抵制改革的一些士绅,看到学子们在品德修养没有下降的同时,还能掌握更多实用的技能,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主动资助一些与新学相关的活动,如举办算学竞赛、格物展览等。当地的商业也因为有了懂得新学知识的年轻人加入而变得更加繁荣。一些年轻人利用所学的地理和商业知识,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叶清瑶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